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法治论坛详细内容
叶金福:为银行员工慧眼识“骗”叫好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叶金福  日期:3/25/2025 字体: [大][中][小]

    近日,工商银行南通如皋丁堰支行工作人员凭借其高度的警觉性和专业的反诈能力,成功堵截了一起电信诈骗,市民避免了高达5万元的资金损失。(3月25日《江海晚报》)

    眼下,随着各家银行汇款业务办理的快速便捷,一些诈骗分子便把目光盯上了一些防骗意识不强的市民实施电信诈骗。由于不少市民辨别能力差,一些诈骗分子便以各种名义诱骗他们通过银行转账。结果,有的被骗了几万元,有的甚至被骗了几十万元之多。一些市民往往等到钱款转出去了之后,才如梦初醒,方知上当受骗。

    笔者在想,如果银行遇上客户汇款时,工作人员能够多一双慧眼,做到慧眼识“骗”,就极有可能成功阻止网络诈骗,帮助客户避免被诈骗。此次,工商银行南通如皋丁堰支行成功阻止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不正是因为工作人员的慧眼识“骗”,才帮助这名客户避免被诈骗的吗?可见,反电诈也需银行工作人员的慧眼识“骗”。

    同时,通过这一起典型案例,也提醒我们银行的管理层,除了要切实提高广大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也需不断提升广大工作人员的慧眼识“骗”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银行在组织员工开展业务培训的同时,不妨也邀请公安机关对员工进行必要的识骗能力培训,让每一位员工都拥有一双“识骗”的慧眼。如此,才能帮助更多的客户避免上当受骗。

    此外,银行工作人员的慧眼识“骗”,这也是一种服务“加分”。试想,如果因为工作人员的慧眼识“骗”,客户没有把钱汇给诈骗分子,这对于客户而言,其感激之情便会油然而生,不仅避免了经济损失,而且也会对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态度表示赞赏。这对于银行来说,难道不是一种服务“加分”吗?

    当然,客户在银行汇款时,遇上工作人员的反复询问和劝阻时,一定要给予理解和支持,千万不要把工作人员的询问和劝阻当作是一种多管闲事,而让诈骗分子的骗术屡屡得逞。

    总之,一句话,银行员工慧眼识“骗”值得点赞,值得叫好。(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