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文苑详细内容
张洪瑜:扎根沃土践初心 枝叶关情写新篇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张洪瑜  日期:3/26/2025 字体: [大][中][小]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蓝图,号召全体党员干部永葆"赤子之心",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书写亲民爱民、无私奉献的新答卷。这既是对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更是对执政理念的深情诠释。

    扎根群众土壤,厚植为民情怀。从陕北窑洞里的促膝长谈,到新时代社区网格中的嘘寒问暖,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如参天大树的根系,深深扎进人民群众这片沃土。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大榕树"精神为镜,既要枝叶向上追寻理想光芒,更要根系向下汲取群众智慧,在田间地头倾听民生脉搏,在街巷阡陌丈量民意温度。这种扎根不是作秀式的"盆景栽培",而是要将初心融进柴米油盐的民生账本,把使命镌刻在万家灯火的幸福年轮。

    奉献如泉涌流,润泽百姓心田。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坚守,谷文昌"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誓言,生动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奉献本色。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这种精神正转化为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培育、老旧小区改造中的民生关切、智慧城市建设的温度植入。当"最多跑一次"改革让群众舒展眉头,当"接诉即办"机制架起连心桥,当"红马甲"志愿者成为街头巷尾的暖心风景,奉献的力量正汇聚成增进人民福祉的澎湃春潮。

    续写亲民新篇,永葆赤子之心。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亲民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教育医疗"双减双提"的民生礼包,是蕴含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中的温情守护,是彰显在生态惠民工程里的绿色发展。这需要党员干部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也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群众获得感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尺,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为民之心,枝繁叶茂;亲民之行,地久天长。"让我们始终同人民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以枝叶关情的为民情怀、润物无声的奉献精神,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书写温暖人心的亲民篇章,绘就枝叶常青的奋斗画卷。(运河区小王庄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