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经济法治详细内容
叶金福:“农技培训”也要“问需于民”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叶金福  日期:3/26/2025 字体: [大][中][小]

    近日,笔者的一位在乡镇分管农业工作的朋友相告,近段时间,他都忙着邀请县农业部门的一些专家,按照每个村村民“所需”到各村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朋友说,农技培训不能“年年老一套”,更不能“村村一个样”,而是要“问需于民”,做到“精准培训”。笔者听了,不禁为这种“问需于民”的农技培训拍手叫好。

    近年来,各地农业部门每年都会组织一些专家到各乡镇、村为村民开展一些农业科技培训,使广大村民通过各级农业科技培训,学会了科学种植、科学养殖,实现家庭经济增产增收。

    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一些专家却把农技培训当成了一项工作任务,几乎年年老一套,村村一个样,不是发放一些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就是组织村民观看视频,有的培训内容甚至与村民的需求完全“不沾边”。比如有的村根本就不适合养殖业,一些专家却大讲特讲养殖业方面的知识;有的村根本就不适合种植玉米,一些专家却滔滔不绝地大讲玉米种植的技术……如此不求“精准”的农技培训,无异于浪费村民的时间和精力。怪不得,很多村民对这样的农技培训不感兴趣,甚至嗤之以鼻。

    因此,笔者以为,要想让农技培训有实效,必须要“问需于民”。首先,相关部门要在培训之前,不妨多到村民当中去走一走,问一问,多了解村民对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到底有什么需求,做到“对症”培训。其次,要多让村民“点题”,然后专家根据村民的“点题”内容,认真做好准备,面对面交流、答疑,切忌“千村一律”。其三,专家要尽量多用村民通俗易懂的话语去讲授,要做到组织一次培训,受惠一片村民。如此,“农技培训”才有真正的实效性,村民才能实现家庭经济增收,从而步入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总之,一句话,“农技培训”也要“问需于民”。(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