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牛洁:领导干部要扑下身子深入群众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牛洁  日期:4/3/2025 字体: [大][中][小]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国家治理体系中,领导干部是关键力量,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重任。要想真正履行好职责,领导干部必须扑下身子深入群众,这不仅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更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
 
    扑下身子深入群众,是了解真实社情民意的“直通车”。坐在办公室里看到的全是问题,深入基层调研得到的皆是办法。群众的生活状况、所思所想所盼,往往隐藏在市井街巷、田间地头,只有主动走到群众中间,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掌握最鲜活的情况。焦裕禄为治理兰考风沙、内涝和盐碱“三害”,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跋涉5000余里,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把群众的诉求和灾害的症结摸清吃透,最终找到了治理“三害”的有效方法。领导干部只有像焦裕禄这样深入群众,才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制定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扑下身子深入群众,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黏合剂”。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领导干部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群众才会把你当成自己人,才会对党和政府充满信任。相反,如果领导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就会让群众产生距离感,甚至引发群众的不满和反感,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领导干部只有主动亲近群众,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扑下身子深入群众,是提升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练兵场”。基层是个大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领导干部深入群众,在处理复杂问题、解决实际困难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升自身的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许多领导干部深入贫困地区,与群众一起谋划脱贫思路、寻找致富门路,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收获了群众的认可。只有多到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领导干部才能不断成长进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深入群众作为一种工作常态,常进百姓门、常听百姓言、常解百姓忧,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