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发展的壮阔征程中,干部队伍的素质与作风,始终是影响各项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当下,唯有让实干成为干部的鲜明标志,才能切实推动国家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前,披荆斩棘,开辟新局。 实干是一种责任担当,是对初心使命的忠诚践行。从脱贫攻坚战场的栉风沐雨,到疫情防控一线的日夜坚守,从科技创新前沿的潜心钻研,到基层治理领域的默默耕耘,无数干部用实干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繁华,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她深入群众,挨家挨户走访调研,了解贫困群众的需求和困难,制定精准的帮扶措施,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一步步摘掉贫困的帽子。正是因为有像黄文秀这样一大批实干担当的干部,我们才能够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创造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让实干成为干部的鲜明标志,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干部干事创业,不是为了做表面文章、追求个人政绩,而是要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造福于民。然而,现实中仍有一些干部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重“显绩”轻“潜绩”,只图一时的热闹和上级的关注,忽视了群众的实际利益和长远发展。这种错误的政绩观,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损害了政府形象,更严重影响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必须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让实干成为干部的鲜明标志,还需完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一方面,要对实干担当、业绩突出的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在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予以倾斜,让实干者有实惠、得重用,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让干部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敢闯敢试,大胆作为。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面对新的使命任务和风险挑战,广大干部要以实干为笔,以担当为墨,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让实干成为干部的鲜明标志,凝聚起团结奋斗、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