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衡丽:以党员干部之姿,铸时代新风之魂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衡丽  日期:4/9/2025 字体: [大][中][小]

    在时代的滚滚浪潮中,党员干部肩负着特殊而重大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于2025年2月28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弘扬锐意进取、甘于奉献、崇尚法治、文明礼让的时代新风。这一重要指示,为党员干部指明了方向,激励他们以自身之姿,铸就时代新风之魂。

    党员干部应成为自尊自信的表率,引领社会心态走向积极健康。自尊是对自身价值的正确认知与坚守,自信是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在工作中,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党员干部不能有丝毫的退缩与自卑。无论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还是深化城市基层治理,都要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伟大且意义深远的。这种自尊自信并非盲目自大,而是基于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深刻理解,对人民群众无穷力量的充分信任。当党员干部以自尊自信的形象出现在群众面前时,就能感染和带动广大群众,让整个社会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形成自尊自信的良好氛围。

    理性平和是党员干部必备的素养,也是塑造和谐社会心态的关键。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思潮和利益诉求相互交织,容易引发社会情绪的波动。党员干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理性思维分析问题,以平和心态处理矛盾。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做到科学决策;在面对群众的质疑和不满时,不急躁、不冲动,耐心倾听、真诚沟通,用理性平和的态度化解矛盾纠纷。只有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展现出理性平和的处事风格,才能引导群众以理性的方式表达诉求,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锐意进取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强大动力,党员干部应当走在前列。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党员干部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有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在科技创新领域,鼓励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科研攻关,助力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在经济发展方面,支持他们探索新的产业模式和发展路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甘于奉献是党员干部的崇高境界。无论是在脱贫攻坚的战场,还是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无数党员干部舍小家、顾大家,默默奉献,用汗水甚至生命诠释了奉献精神的内涵。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个人利益置于党和人民的利益之后,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为时代新风注入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

    崇尚法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党员干部要带头树立法治意识。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党员干部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严格依法办事。在工作中,杜绝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行为,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增强法治观念,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崇尚法治的良好风尚。文明礼让体现了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倡导文明风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权益,做到言行文明、举止得体;在人际交往中,发扬礼让精神,尊老爱幼、团结互助。以党员干部的文明之举,带动全社会形成文明礼让的良好风气。

    时代新风如春风化雨,滋润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党员干部作为时代的引领者,应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行动,践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弘扬锐意进取、甘于奉献、崇尚法治、文明礼让的时代新风。唯有如此,才能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书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