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衡丽:聚焦“微作风” 筑牢“防腐堤”——以“同查同治”深化党员作风建设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衡丽  日期:8/18/2025 字体: [大][中][小]

    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如同孪生兄弟,往往由“微”及“著”、由“风”及“腐”。党员干部的“微作风”看似是日常言行的细枝末节,实则可能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以“同查同治”机制深化党员作风建设,既要通过“同查”精准揪出风腐交织的隐患,更要借助“同治”从根源上铲除问题滋生的土壤,方能以“小切口”筑牢拒腐防变的“大堤坝”。

    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要强化线索排查。 风腐交织的问题,往往藏在“微作风”的褶皱里。一次看似寻常的“人情往来”,可能暗藏利益输送的伏笔;一回冠冕堂皇的“变通处理”,或许是突破原则底线的开端。“同查”的关键,正在于打破“各自为战”的监督壁垒,织密跨部门、多层次的线索排查网络。

    这种排查不是“大水漫灌”式的泛化监督,而是聚焦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与日常工作的“薄弱节点”,从群众反映的“微诉求”中捕捉异常信号,从制度执行的“微偏差”中发现潜在风险。通过整合监督力量、共享信息资源,让分散在不同领域的“蛛丝马迹”形成完整证据链,使风腐交织的“隐形变异”问题无所遁形。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小作风”演变成“大腐败”,让“同查”成为斩断风腐联系的利剑。

    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要加强党性教育。风腐问题的根源,在于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出现松动。无论是“微作风”的失守,还是腐败行为的发生,本质上都是党性修养不足、宗旨意识淡薄的体现。“同治”的核心,便是通过常态化、深层次的党性教育,为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从思想根源上筑牢抵制歪风邪气的“防火墙”。

    这种教育不应是“照本宣科”的形式主义,而要触及灵魂、直抵内心。通过学习党章党规、重温入党誓词、剖析典型案例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在对照反思中明辨是非、在思想淬炼中坚定立场,深刻认识到“微作风”的失守是走向腐败的第一步,自觉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当党性修养成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当宗旨意识融入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风腐问题便失去了滋生的土壤,“同治”才能真正实现标本兼治的效果。

   “微作风”连着大民生,“小防线”关乎大事业。以“同查”的锐度斩断风腐链条,以“同治”的深度筑牢思想根基,才能让党员干部在“微末之处”守住底线,在日常工作中彰显本色。唯有如此,作风建设才能真正落地生根,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风清气正的坚实保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