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习总书记的话为党员干部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再美好的蓝图终归还是要通过实干来落到实处,这也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干重点在于干,因此,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只有党员干部具备过硬的能力,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党员干部要提高“见微知著”的能力,做到未呼先应。要想知道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就必须主动问需于民,只有经过深入的调研了解,才能掌握群众最真实的情况,以便将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党员干部要把工作做到前边,尤其是切实关系群众利益的事情,就像安全生产中的燃气安全,这是和百姓家家户户相关的,有没有安排专业人员开展定期检查?若存在安全隐患有没有及时进行检修?等等民生问题,这就需要党员干部提高前瞻性,将隐患消灭在萌芽里。
党员干部要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做到有呼必应。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关系到政策的落实情况和群众对幸福感的感知。当群众遇到困难时,党员干部要勇于站出来,通过详细的调查将事情进行梳理,如果能及时解决的就尽快解决,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要和群众说清楚事情的解决过程,给出问题的解决时限。即使遇到难题也不退缩、不畏惧,敢于啃硬骨头。这也倒逼党员干部要通过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和积攒实践经验来提升为群众纾难解困的能力。
党员干部要加强团结协作的能力,做到一呼百应。群众所面临的问题,有时候可能涉及多个部门,避免各部门间互相推诿、踢皮球,导致群众的问题难以解决,因此,各部门间要加强联动,凝聚力量,团结协作,共同帮助群众化解难题。同时,可以通过推动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让信息多跑路,不仅能够提高办事效率,而且又可以让群众少跑腿,真正打通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