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刘东赫:基层干部要牢记三个"不等于"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刘东赫  日期:4/14/2025 字体: [大][中][小]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干事业不能做样子,必须脚踏实地,抓工作落实要以上率下、真抓实干。"基层工作繁琐复杂,容易产生应付心理和懈怠思想,如果不抓好落实,再好的政策都只是一纸空谈,再美的蓝图都将是海市蜃楼。作为基层干部,要甘当老黄牛,把工作任务付诸实践,将三个"不等于"贯穿工作始终。

    "说过了"不等于"做过了"。光说不做假本事,能说会做真本事。乡镇工作中,有些干部习惯于"口头落实",具体工作怎么推进、问题怎么解决、进度怎么安排,却不管不顾,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效果不佳。在年轻干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倘若能够能够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不断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不断发现政策存有的不足,以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完善配套措施,以提高政策可行性。政策用于惠民,而能够在政策与基层之间搭建桥梁的,当属基层干部。需要基层干部提高自身能力,增强自身本领,搭建起这座沟通基层落实政策的优质“桥梁”。

    "做过了"不等于"做完了"。抓工作落实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更不会一蹴而就,注定是一个艰辛曲折的过程。面对抓落实过程中所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部分基层干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少干事情、抓落实、破难题的毅力和韧劲。比如在基层党建巡查工作中,个别驻村干部把责任"扔"给村干部,把巡查清单一发、照片一拍,就算做过工作了,剩下的不管不问,这种工作作风需要改正。基层干部对待工作要有始有终,一件工作没有做到最后一步不能叫完成,从接到任务到最后汇报总结,应当形成一个严格的"闭环"。

    "做完了"不等于"做好了"。工作做得好不好,是检验干部责任心强不强的重要标准。部分干部只想快点把工作做完,不考虑这项工作有没有做好做细,一心只想完成任务,实际上很多时候把工作做偏了,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损害了干部形象。对于基层干部来说,不仅要有干事创业的能力,更需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在工作落实中不能只想着完成,而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仔细打磨每个工作环节和细节,主动追求"过得硬",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工作做深做实做到位,引领个人不断去提升自身能力,才能以自身能力推动基层发展。(作者单位:运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