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让“小岗位”发挥“大作用”——瓜州县公益性岗位管理提质增效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胡克成  日期:5/23/2025 字体: [大][中][小]

    今年以来,瓜州县人社局着力加强城镇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筑牢民生保障防线,为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服务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瓜州县人社局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新机制,推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为保障困难群体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筑牢根基。

    一、建章立制,夯实规范化管理基础

    瓜州县人社局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瓜州县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办法》,明确岗位职责、考勤制度及管理细则,形成“按需设岗、以岗定责、动态调整”的管理模式。通过“一人一档”建立信息台账,对全县302名公益性岗位人员(涵盖网格员、保洁员、园区管理员、市政绿化员、养老护理员等类别)实行实名制管理。同时,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及时解决难点问题,确保岗位设置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

    二、明确责任,强化常态化监管机制

    日常管理遵循“谁用人、谁管理、谁负责”原则,强化责任落实与追究,通过影像打卡、签到签退等方式严格考勤管理。对劳动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的人员及时调整,坚决杜绝“虚报冒领”“顶岗或脱岗”等违规行为,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

    三、精准施策,推动人岗高效匹配

    精准定岗,实现人岗匹配。压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根据就业困难人员的年龄、性别、学历、技能及身体状况等特点“定人、定岗、定位、定责”,确保人员与岗位精准适配。

    培训上岗,提升岗位技能。督促用人单位采取“理论+实践”“以老带新”等培训模式,帮助岗位人员快速熟悉职责、上岗上手。

    日常管岗,强化过程监管。建立管理台账,从考勤、实绩、群众评议、工资发放等方面完善日常管理机制,全方位跟踪岗位人员履职情况。

    在瓜州县,94名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占全县总数的33%)化身网格员,承担人员信息摸排、居民台账完善、文明实践活动保障等工作。身着“志愿马甲”的他们,以勤勉尽责的态度成为城市治理的亮丽风景线。祁连社区养老护理员马对红感慨:“多亏公益性岗位政策,我每月有稳定收入,还能照顾两个上学的孩子,这样的政策真是暖人心!”公益性岗位规范化管理既破解了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难”,又补齐了基层公共服务短板。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安置公益性岗位302人(今年以来新增40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