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商消费详细内容
叶金福:别让“起售门槛”成为餐饮浪费的推手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叶金福  日期:6/27/2025 字体: [大][中][小]

    日前,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对某包子铺“25元起购”开出整改通知。羊肉串“6串起售”、奶茶“2杯起购”….…经常在餐馆吃饭的消费者,大都遇到过商家的起售门槛。 (6月26日《中国消费者报》)

    眼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到餐饮消费场所购买各种食品、饮品。然而,餐饮浪费却是一种普遍现象。据了解,导致餐饮浪费的主要根源之一竟然是“起售门槛”。一些消费者为了达到餐饮商家设定的“起售门槛”,不得不多点餐,结果致使“吃一半扔一半”的现象较为普遍,成为餐饮浪费的重灾区。

    据报道,目前由于“起售门槛”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而“起售门槛”完全由餐饮商家说了算,比如包子“25元起购”、羊肉串“6串起售”、奶茶“2杯起购”……可以说,“起售门槛”的无序设定,受损的是消费者,浪费的是餐饮食品。

    笔者以为,防范“起售门槛”成为餐饮浪费的推手,还需多方发力。首先,餐饮商家要发力。餐饮商家除了要在食品、饮品的品牌、质量等方面下足功夫之外,还应恰到好处地设定好“起售门槛”,让消费者做到按需适量点餐,避免餐饮浪费。

    其次,行业组织要发力。相关餐饮行业要尽快制定“起售门槛”的设定标准,让餐饮商家有“标”可依,对“标”定价,切忌各家各“标”,各家各“价”,无序定价,既给消费者增加消费负担,又给餐饮食品造成严重浪费。

    其三,执法部门也要发力。相关执法部门应严格按照反食品浪费法的相关规定,既要对消费者的食品浪费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又要对餐饮商家设定过高的“起售门槛”行为进行必要的规制,通过“处罚+规制”的方式倒逼消费者和餐饮商家共同遏制餐饮浪费。

    此外,消费者要发力。消费者在餐饮场所消费时,一旦发现餐饮商家设定的“起售门槛”过高,应学会坚决说“不”,不妨通过给差评、换一家消费等方式,让商家因消费者差评多而无人问津,最终失去消费市场,倒逼商家合理设定“起售门槛”。

    我们相信,只要餐饮商家、行业组织、执法部门,包括消费者,形成联动,协同发力,就一定能防范“起售门槛”成为餐饮浪费的推手,从而有效遏制餐饮浪费行为,形成节俭的餐饮“新食尚”。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