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先一公里”。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党建工作犹如“神经中枢”,而一个个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则是延伸到群众身边的“神经末梢”。只有激活这些“神经末梢”,让党的政策和关怀精准触达群众,才能真正绘就基层治理的新图景。
激活党建“神经末梢”,关键在于夯实基层党组织根基。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不少地方通过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创新组织生活形式等举措,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的地区实施“头雁工程”,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党员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改善环境;有的地方打造“智慧党建”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做法有效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
激活党建“神经末梢”,核心在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基层治理的成效。在基层治理一线,无数党员主动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疫情防控期间,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值守卡点、运送物资、宣传政策,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在乡村振兴战场上,党员带头发展特色产业,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在社区治理中,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调解矛盾纠纷,为构建和谐社区贡献力量。他们就像一个个“神经触点”,将党的温暖和力量传递到群众心中,也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
激活党建“神经末梢”,重点在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仅靠党组织“单打独斗”,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基层党组织与社会组织、企业、群众等多元主体深度融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一些城市社区成立“党建联盟”,整合辖区内各类资源,共同解决停车难、环境差等群众关切的问题;农村地区通过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实现村集体和群众的“双赢”。这种多元协同的治理方式,让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更加敏锐,能够及时感知群众需求,快速作出响应。
激活党建“神经末梢”,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必由之路。当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一座坚强的堡垒,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一个治理主体都发挥积极作用,基层治理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我们持续激活党建“神经末梢”,不断探索创新,共同绘就基层治理的美好新图景,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筑牢坚实根基。(作者单位:肃宁县卫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