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肥西县委组织部靶向开展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建立年轻干部“咬耳扯袖”机制,以常态化谈心谈话、警示教育,让年轻干部持续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养成优良作风。
好干部都是培养出来的。我们党成立以来,广大党员在各行各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起到了先锋表率,这都缘于我们党自始至终狠抓党员管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尤其是年轻干部,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不小心就可能犯错,甚至误入歧途,只有持续进行教育,严格管理到位,才能确保广大干部始终保持创先争优的精神面貌。
思想教育要入心。对广大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规定动作”,但要取得好效果,就必须提高教育的质量。为此,必须因人而异、客观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地教学形式,尤其要结合受训者的工作背景、年龄特征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让培训内容能直抵人心,唤起受训者的认同感。切忌在表面下功夫,不符合受训者的“口味”,即便付出许多努力,也可能前功尽弃。
日常管理要深入。相比之下,“八小时内”管住干部要容易得多,“八小时外”的监督相对困难。尤其存在一些领导干部,他们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台上一套、台下另一套,具有很强的麻痹性。信任不难代替监督,越是能力出众、前途无量的干部,越要关注他们的工作生活,在他们遇到挫折、受到打击时,及时进行思想沟通,防止他们走极端路线,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切实保护好干部。
引导纠错要严苛。小错不断,大错必犯。敢不敢直言干部的问题,能不能及时纠正到位,不仅考验着组织的担当,也关乎着干部的成长。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怕得罪人,发现党员身上有问题也视而不见,生怕得罪人;也有的履行一岗双责不彻底,过于信任分管干部,不愿意多管闲事,如此种种。要敢于红脸,对问题零容忍,才能避免干部越陷越深,否则就可能令干部铸下大错。
对干部的管理,是一个常态工作,绝不能麻痹大意,只有敢于较真碰硬,高标准、严要求,才能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令广大党员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者:四川绵阳市盐亭县自然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