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色教育方面,不仅要讲述革命先烈故事,还可组织干部重走革命路,如参观战役遗址、走访老党员,开展 “重写红色家书”“红色故事演讲比赛” 等活动,让干部在沉浸式体验中更深刻地感悟红色基因。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将红色精神与当下的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相结合,邀请在一线践行红色精神的优秀干部分享经验,让干部明白红色基因在当代的实践意义。可引入案例教学,选取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正面案例展示优秀干部如何在岗位上践行使命、创造价值,如扎根基层数十年的扶贫干部、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应急管理者;反面案例剖析因职业道德缺失导致失误甚至违纪违法的教训,通过对比分析,让干部更直观地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此外,定期组织干部与服务对象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对干部工作的期待和诉求,强化干部 “为人民服务” 的职业认知,进一步提升思想认同和学习主动性。
优化培训内容设计,提升实用价值。在 “点餐、配菜、炒菜” 模式基础上,建立更精准的需求调研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干部能力素质问卷调查,结合年度工作重点和难点,形成详细的需求清单。例如,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针对基层干部开展数字化办公、数据统计分析等技能需求调研,据此设置相关培训模块。对于领导干部,除提升决策水平外,可增加战略思维培养课程,如邀请专家解读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组织到先进地区考察产业布局、政策实施等成功案例,学习如何将宏观战略与本地实际相结合。针对一般干部,结合岗位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开展情景模拟培训,如群众信访处理、突发事件应对等,通过角色扮演让干部在实践中提升履职能力。优秀年轻人才的培训可引入导师制,由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或行业专家一对一指导,同时安排到重点项目、艰苦岗位挂职锻炼,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
丰富培训形式载体,拓宽学习路径。在集中培训与网络培训结合方面,开发更多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如微视频、直播讲座等,利用学习平台设置 “每日一学”“专题闯关” 等栏目,方便干部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建立网络学习交流群,鼓励干部分享学习心得、解决疑问,形成线上互动学习氛围。现场教学拓展更多实践基地,如将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社区治理示范点等作为现场教学点,让干部实地学习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的先进经验。在现场教学中设置 “实践任务”,如要求干部针对示范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回到岗位后尝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