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文苑感言详细内容
王满堆:龙门石窟,岁月的雕琢与艺术的永恒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王满堆  日期:7/16/2025 字体: [大][中][小]

    在波涛汹涌的历史长河中,有一种艺术跨越了几个朝代,经历了无数兴衰更迭,凝结了无数工匠的血汗与智慧,最终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瑰宝。它就是位于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据史料记载,龙门石窟,诞生于北魏时期,那是一个风云变幻,战乱频繁的时代,但人们对于信仰的追求却从未停歇。北魏的统治者们,为了彰显国威,弘扬佛法,开启了龙门石窟的开凿之旅。工匠们在坚硬的岩石上,一锤一凿,雕刻出了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佛像。他们或许出身卑微,但在那一刻,他们用双手触摸到了艺术的灵魂,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信仰的虔诚融入了石窟之中。

    到了隋唐,是龙门石窟的鼎盛时期。隋炀帝杨广,这位有着复杂历史评价的皇帝,下令大规模扩建石窟,使得龙门石窟的规模更加宏大。而到了武则天时代,更是对龙门石窟情有独钟。在她的支持下,卢舍那大佛的雕刻成为了龙门石窟的巅峰之作。卢舍那大佛那端庄的面容,微笑着俯瞰着世间万物,仿佛在诉说着慈悲与智慧。她的面容,或许就是武则天心中理想化的自己,一个既有威严又充满慈悲的统治者形象。工匠们在雕刻时,一定感受到了皇权的威严与佛法的庄重,他们将这种复杂的情感融入了每一道线条之中,使得卢舍那大佛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然而,到了五代十国时期,龙门石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许多佛像被毁,石窟内的壁画也逐渐剥落。但即便如此,那些残存的佛像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们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提醒着人们曾经的辉煌与苦难。到了宋元明清时期,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开凿,但人们对龙门石窟的保护与修缮从未停止。无数的文人墨客来到这里,留下了一首首赞美与感慨的诗篇。他们用文字记录下了龙门石窟的美丽与沧桑,使得这份艺术的瑰宝得以在文字中延续。

    如今,龙门石窟已成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天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甚至还有外国人。我离洛阳近,去过两次。站在龙门石窟前,仰望着那一尊尊佛像,仿佛能够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些工匠们在雕刻时的专注与虔诚。他们的血汗与智慧,汇聚成了这伟大的艺术。每一尊佛像,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幅壁画,都是文化的传承。它们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朝代的风貌,看到了人们的信仰与追求。

    龙门石窟不仅仅是一处佛教艺术的圣地,更是一部用石头写成的史书。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经历了岁月的熏陶,同时也承载着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与向往。让我们珍惜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继续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光芒,传承人类的文明与辉煌。

   (王满堆,山西晋城人。有作品发表在国内外多家报纸杂志上,出版有长篇小说《峥嵘岁月几多稠》)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