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先生曾言:"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这句振聋发聩的话语,穿越百年风云,依然为当代青年干部指明方向。基层是时代考卷的"答题纸",是成长成才的"练兵场",更是践行使命的"主阵地"。新时代青年干部唯有把根扎在基层的沃土中,才能在风雨洗礼中锤炼初心,在为民服务中增长才干,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扎根基层,是淬炼理想信念的"大熔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如同航船的罗盘,指引前行方向。基层条件相对艰苦,任务纷繁复杂,却恰恰是检验初心的"试金石"。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青年干部白天走村入户摸实情,夜晚挑灯夜战谋对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希望;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他们直面产业发展瓶颈、基础设施薄弱等难题,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破解困局。正如黄文秀同志,放弃城市的优渥条件,回到家乡百色老区,把青春定格在扶贫路上。她在日记中写道:"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正是基层的摸爬滚打,让理想信念褪去浮躁、沉淀真知,转化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实干力量。
扎根基层,是提升实干本领的"练兵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小到家长里短的调解,大到产业项目的推进,每一件事都考验着干部的综合能力。青年干部虽有理论知识储备,但在群众工作的"实战"中,往往需要重新学习。在田间地头与农民唠家常,才能听懂"土话"里的真实诉求;在矛盾调解中耐心倾听双方心声,才能找到"一碗水端平"的解决之道。如今,许多青年干部带着专业技能扎根基层:农业专业的帮助村民改良种植技术,电商专业的搭建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法律专业的开展乡村普法宣传。这些实践让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真本领,也让青年干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快速成长。
扎根基层,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实践课"。"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也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佳课堂。在疫情防控中,青年干部化身"守门人",24小时值守村口卡点,为隔离群众送菜送药;在防汛救灾中,他们争当"排头兵",跳进齐腰深的洪水转移被困老人;在乡村治理中,他们甘做"贴心人",用耐心化解邻里矛盾,用真诚解决群众难题。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却承载着群众的期盼,映照着共产党人的初心。青年干部在与群众同甘共苦中,真正理解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也让青春在为人民服务中彰显价值。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基层的舞台愈发广阔。新时代青年干部当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根深深扎在基层的沃土中,在实践中淬炼党性、增长才干、服务人民。唯有如此,才能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跑出属于这一代人的最好成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肃宁县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