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孔晓:抓重点、提亮点、破难点 让党员教育再进一步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孔晓  日期:8/13/2025 字体: [大][中][小]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锻造高素质党员队伍的关键抓手。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唯有聚焦核心、创新方法、破解瓶颈,才能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提质增效。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抓铁有痕的韧劲,在抓重点中夯实根基,在提亮点中增强活力,在破难点中彰显实效,让党员教育真正成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赋能干事的“加油站”。

    抓住理论武装的重点,在铸魂培根上再下深功。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党员教育首要任务是筑牢思想根基。倘若理论学习浮于表面、浅尝辄止,就容易在复杂局面中迷失方向。广大党员干部必须锚定理论学习的“定盘星”,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党章党规党纪等作为必学内容,摒弃“学过即懂”的浮躁心态,拿出“钻”和“研”的劲头。要原原本本读原著、逐字逐句悟原理,通过专题研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载体,梳理理论脉络、把握核心要义,深刻领会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更要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把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等工作中的困惑摆进去,将理论养分转化为分析问题的“金钥匙”、破解难题的“指南针”,实现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再到“知行合一”的跃升。

    提炼教育创新的亮点,在提质增效上再求突破。党员教育既要守正,也要创新。如果教育形式陈旧、载体单一,就难以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更谈不上入脑入心。要打破“你讲我听”的传统模式,让教育方式“活”起来、内容“亮”起来。可依托新媒体技术打造“云端课堂”,将微党课、纪录片、动漫等融入学习,让党员利用碎片时间随时学、随地学;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打造“行走的课堂”,组织党员走进革命旧址、工作一线,通过现场教学、情景体验,在沉浸式学习中感悟初心使命。更要注重典型引路,选树践行初心的“身边榜样”,用鲜活故事诠释党性内涵,让党员学有标杆、行有示范。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双重创新,让党员教育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攻克落地见效的难点,在真学实干上再下硬功。党员教育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党性提升、干事担当上。当前,部分地方存在“学用脱节”“形式主义”等问题,有的满足于完成“学习指标”,有的学归学、做归做,削弱了教育的生命力。破解这些难点,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要精准施策“分类教”,针对年轻党员、年老党员、流动党员等不同群体,制定差异化学习计划,避免“一刀切”“一锅煮”;要强化督导“逼着学”,建立学习成效评估机制,对敷衍应付的及时提醒、限期整改;更要引导实践“干中学”,把教育课堂延伸到项目建设、矛盾化解、服务群众的一线,让党员在办实事、解民忧中检验学习成果、锤炼党性作风。唯有杜绝“纸上谈兵”,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才能让党员教育真正“落地生根”,让广大党员在学中干、干中学,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者单位:孟村回族自治县医疗保障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