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文苑感言详细内容
张安琪: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基层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张安琪  日期:8/29/2025 字体: [大][中][小]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在基层治理领域,这一理念同样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只有坚持实干精神,才能将基层治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基层治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基层是我们党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的第一线。基层治理是党长期执政的坚实力量支撑,我国14亿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分布在城乡社区,基层治理成效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对党的信任。因此我们必须在实干中不断夯实基层治理的根基,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要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亮剑之姿,在“想为”中“敢干事”。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把基层的工作做好,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基层干部作为了解群众困难的第一人,执行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其素质能力的高低、作风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基层政府执行力的强弱、小事效率的高低、干部和群众关系的好坏。基层干部要从思想上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体会“铆足干劲向前冲”的担当精神,做到勇挑重担、一往无前,感悟“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人民情怀,以思想的高站位推动工作的真落位,以工作的真落位体现思想的高站位,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

    要以“打铁还须自身硬”的工匠之心,在“善为”中“能干事”。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节奏加快,对基层干部的工作学习能力不断发起新挑战。基层干部要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学习态度和“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一般学”向“深入学”转变,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不断提升业务水平、练就高超技术,让人民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安全感更有保障、幸福感更可持续。在基层治理中,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基层干部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例如,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基层干部需要了解市场动态、掌握产业政策、具备项目管理能力等,才能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要以“不负芳华循初心”的奋斗之势,在“勤为”中“干成事”。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基层是社情民意的源头,是推动基层治理的前沿,是政令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作为基层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以“勤”当头,知重负重、知责尽责,聚焦问题、聚力攻坚,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和事事紧抓不放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建功立业。对重点任务细化、量化、深化,列出时间表、画出路线图,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干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完成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推,确保每项工作成果都能看得见、摸得着、经得起检验。

    未来,基层治理应继续坚持实干精神,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引领贯穿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培训和学习,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