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呼静静:中元祭扫寄哀思,防火护林守平安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呼静静  日期:9/4/2025 字体: [大][中][小]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将至,这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每逢此时,人们以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等方式寄托哀思,然而这些传统习俗若不加节制,极易引发山林火灾,给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在传承文化的同时,我们更应树立文明祭扫新风尚,让中元节的思念之情以更安全、环保的方式表达。

    翻开历史长卷,因祭祀用火不当引发的火灾悲剧屡见不鲜。2019年澳大利亚山火持续数月,造成近30亿动物死亡或流离失所;2020年我国四川凉山州再次发生森林火灾,19名扑火队员不幸牺牲。这些惨痛教训警示我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时疏忽可能酿成大祸。我国每年因祭祀用火引发的森林火灾占总数的三成以上,尤其在干燥多风的中元节期间,风险更为突出。古人云:“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对待祭祀用火,我们同样需要这种谨慎态度。

    传统祭祀方式与现代安全需求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如何协调的问题。焚烧纸钱、燃放鞭炮虽承载着对先人的思念,但并非唯一表达方式。孔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真正的孝道不在于祭品的奢华,而在于内心的真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鲜花代替纸钱,以植树寄托哀思,以网络祭祀跨越时空,这些创新形式既保留了文化内涵,又消除了安全隐患,值得大力推广。

    守护绿水青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应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社区讲座、媒体报道等形式普及防火知识;完善应急预案,增加重点区域巡查力量;对违规用火行为依法严惩,形成震慑。社区可组织集体公祭活动,提供环保祭祀用品,引导居民文明祭扫。每位公民都应牢记:进山不带火,入林不吸烟;祭祀完毕仔细检查,确保火种完全熄灭,祭祀先人时,也应心怀对自然的敬畏。

    中元节的月光下,一缕青烟不如一束鲜花更能表达真挚情感;熊熊火光不如郁郁葱葱的树林更能告慰先人。让我们在这个特殊时节,以现代文明方式传承孝道文化,用实际行动守护绿色家园。当思念之情遇上安全责任,选择后者就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也是对子孙后代最大的负责。愿今年的中元节,月光清朗,山野无恙,我们的文明祭扫之风能如这秋日的清风,吹散火灾隐患,带来平安祥和。(肃宁县农业农村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