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阅兵场上,当身着迷彩的民兵方阵以整齐划一的步伐昂首走过观礼台,那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不仅震撼着大地,更激荡着每一个见证者的心灵。民兵,这支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武装力量,在阅兵式上展现出的不仅是军事素养的提升,更是一个国家全民国防理念的生动诠释,是人民战争伟力在新时代的璀璨绽放。
回望历史长河,中国民兵自诞生之日起就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命运紧密相连。抗日战争时期,“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民兵队伍,用简陋的武器坚持敌后抗战;解放战争中,民兵推着小车、抬着担架,成为人民解放军最坚实的后盾。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兵民是胜利之本。”这种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武装组织形式,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今天的民兵阅兵风采,正是对这一光荣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它提醒我们,强大的国防不仅在于正规军的钢铁洪流,更在于全民国防意识的普遍觉醒。
当代民兵已实现从“传统民兵”向“现代民兵”的历史性跨越。在科技强军的时代浪潮中,民兵编组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专业分队比例显著提升,网络攻防、电子对抗、无人机侦察等新型作战力量崭露头角。他们平时是各行各业的骨干,战时能够迅速转化为战斗力量;他们既是生产建设的生力军,又是国防后备的顶梁柱。阅兵场上那整齐的队列、先进的装备、昂扬的士气,折射出的是我国国防动员体系的完善与强大,展现的是寓军于民、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丰硕成果。
民兵阅兵风采的深层意义,在于它昭示了一种全民国防的现代治理理念。当数百万民兵与现役部队共同构筑起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当“全民皆兵”的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国防能力,国家安全便有了最深厚的根基。这种全民参与的国防模式,既降低了单纯依靠职业军队的成本,又增强了国家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韧性。民兵在阅兵中展示的风采,实质上是国家软实力与硬实力有机结合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国防领域的生动展现。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民兵这支不穿军装的军队,依然肩负着神圣使命。他们的阅兵风采,不仅是对过往荣光的致敬,更是对未来责任的宣示。当每一个普通公民都心系国防,当每一支民兵队伍都枕戈待旦,我们就能汇聚起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磅礴力量。这正是民兵阅兵风采给予我们最宝贵的启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国防事业永恒的基石与力量源泉。(肃宁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