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会议室,无需严谨的讲话稿,带着轻便的小板凳,围坐在农家院落的树荫下——太和县赵集乡平安办创新普法形式,将传统“法律课堂”搬出会场、搬进群众生活场景,以“小板凳课堂”为载体,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送上一场接地气、实用性强的“法治大餐”。
“小板凳课堂”上,工作人员与村民们围坐一起,用拉家常的轻松方式,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核心内容展开讲解。针对村民关心的宅基地继承、房屋翻新审批、土地承包流转、婚姻家庭矛盾等热点问题,工作人员用通俗语言拆解法律条文,结合身边人、身边事举例说明,现场为村民答疑释惑,让法律知识听得懂、能理解。同时,通过剖析电信诈骗真实案例,详细介绍刷单返利、冒充客服、虚假投资等诈骗手段,引导村民增强法律意识和防骗警惕性。
“听着不枯燥,还能解决咱平时遇到的难题!”普法活动结束后,村民们纷纷点赞,直言要把学到的法律知识分享给家人,一起学习、互相提醒,让法治思维慢慢融入日常。相较于以往“单向灌输”的普法模式,此次“小板凳课堂”更注重互动交流与情景代入,村民们不再是被动“倾听者”,不少人主动分享自己遭遇的诈骗经历、邻里矛盾的困惑,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深化了法律认知,也让法律真正走进了群众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