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是干部队伍的“精神名片”,直接关系政策落地成效、群众切身利益和政府公信力。新时代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唯有以严标准、实举措、常韧劲抓作风建设,才能引导广大青年干部把“为民服务”的初心刻在心里、把“担当实干”的使命扛在肩上,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呈现新气象。
要以“严”立规,筑牢作风建设“压舱石”。“无规矩不成方圆”,过硬作风离不开严明纪律的约束。当前,少数干部仍存在“松懒散”“庸怠拖”等问题:有的对待群众诉求“推一下动一下”,有的执行政策“打折扣搞变通”,有的面对任务“畏难发愁绕道走”,这些行为不仅影响工作效率,更伤害群众感情。必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一方面要健全常态化教育机制,将作风建设纳入干部初任培训、在职轮训的必修内容,通过学习党章党规、观看警示教育片、剖析典型案例等方式,让“讲规矩、守纪律”成为青年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另一方面要完善监督考核体系,将作风表现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晋升任用直接挂钩,对作风涣散、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及时约谈提醒、严肃问责,以“零容忍”态度倒逼作风转变,让“严”成为青年干部队伍的鲜明底色。
要以“实”破题,激活担当作为“动力源”。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靠实干来检验、靠实绩来衡量。干部队伍作为政策执行的“主力军”,必须把“实”字贯穿工作全过程。在服务群众上要“实打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制度,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切实解决好就业、医疗、养老等民生实事;在推动发展上要“硬碰硬”,面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引导青年干部主动下沉一线,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以“钉钉子”精神破解难题,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认可。
要以“常”发力,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作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阵风”,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一方面要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开展作风建设“回头看”,对反复出现的问题深挖根源、完善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另一方面要强化示范引领,选树宣传作风过硬、实绩突出的青年干部典型,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让广大干部学有榜样、做有标杆,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同时,要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广大干部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落实好各项保障政策,帮助他们卸下包袱、轻装上阵,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成为干部队伍的自觉追求。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只有持续以“严”的基调、“实”的作风、“常”的坚守抓队伍建设,才能锻造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人民满意的干部队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