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文苑感言详细内容
张晓然:守正创新提升思政教育质效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张晓然  日期:10/13/2025 字体: [大][中][小]

    思政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工程,肩负着塑造灵魂、培育新人的重大使命。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浪潮中,唯有坚持守正创新,才能突破传统桎梏,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与成效,为党和国家事业锻造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守正:筑牢思政教育之基,坚守本质核心

    守正,是思政教育沿着正确轨道前行的压舱石,要求我们坚守其本质与核心价值。思政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培育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这决定了思政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头脑,以正确价值观引领学生行为。

    在教学实践里,守正体现在对教材体系的精心雕琢与教学内容的精准拿捏上。思政课教材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传递正能量的关键载体,必须确保其内容的科学性、权威性与时代性。教师要深耕教材,领悟精神内涵,将抽象理论转化为鲜活案例,让思政课堂“活”起来。同时,要坚守课堂主阵地,严守教学规范,杜绝形式主义与虚假内容,以扎实的学识与严谨的态度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重。

    创新:激活思政教育之力,探索多元路径

    创新是思政教育发展的源头活水。时代变迁与社会进步,使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改变,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因此,积极探索思政教育的新路径与新方法迫在眉睫。

    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互联网 + 思政教育”的全新模式。通过线上课程、虚拟仿真实验、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让思政教育更具吸引力与感染力。例如,利用短视频平台开展思政微课堂,以简洁明了、生动有趣的形式传播正能量;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事件与革命场景,增强情感体验与思想共鸣。

    在实践教学方面,要将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调研、实习实训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注重实践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融合:实现守正创新之效,达成有机统一

    守正与创新并非相互割裂,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守正是创新的根基与前提,只有坚守思政教育的本质与核心价值,才能确保创新的方向不偏、底线不失;创新是守正的发展与升华,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思政教育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保持生机与活力。

    在实际工作中,要将守正与创新有机融合。在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实践模式。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要关注社会热点与学生思想困惑,及时将新时代的新思想、新理论、新实践融入教学;在教学方式上,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守正创新是提升思政教育质效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守正为基石,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探索思政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山尹村镇底下园村委会)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