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群众联系的“神经末梢”,基层干部的廉洁作风,直接关系着民心向背与治理效能。从田间地头的民生实事,到社区院落的矛盾调解,基层干部的每一次决策、每一项行动,都连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私心杂念。唯有以“清风两袖朝天去”的自觉恪守初心,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坚守砥砺品格,才能在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日常工作中站稳脚跟,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为基层发展筑牢坚实的廉洁根基。
以“清白之心”筑牢思想防线。廉洁自律是基层干部的“生命线”,思想防线则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关卡”。基层干部要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源于人民、服务人民,必须做到为民用权、阳光用权。要主动跳出“人情陷阱”,警惕“微腐败”的侵蚀,坚决不碰以权谋私、优亲厚友、损公肥私的“红线”。要以公开促公正,将惠民政策、资金使用、项目进展等群众关切之事,全过程置于“阳光之下”,让权力在监督中规范运行。同时,要常学党章党规、常思腐败教训,把纪律规矩刻在心上、融入行动,以“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定力,永葆清廉本色。
以“慎微之态”守住纪律底线。基层工作直面群众,一言一行皆代表党和政府形象,“小事小节”里藏着作风、映着人品。基层干部需时刻谨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从细微处严起、从第一次防起。要坚决抵制吃拿卡要、虚报冒领等“微腐败”行为,严禁侵占集体利益、挪用惠民资金、插手项目建设。要主动净化“朋友圈”“社交圈”“生活圈”,不赴可能影响公正履职的宴请,不收可能干扰公平决策的礼品,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警醒,守住纪律底线。更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移风易俗,以自身廉洁带动风气清朗,为基层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以“为民之情”锤炼过硬作风。廉洁的最终落脚点,是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基层干部要带着“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信念,深入一线、走进群众,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当作“第一任务”。要以群众满意度为“试金石”,聚焦基层治理、民生保障、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承诺的事、推进的项目,一抓到底、跟踪问效,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唯有以“忠诚干净担当”的作风扎根基层,用实干实绩回应群众期待,才能真正让廉洁成为连接党心民心的“桥梁”,在基层岗位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沧州市运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