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热点评说详细内容
臧家震:三岁之宽解千愁?国考新政下的考编热冷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臧家震  日期:10/27/2025 字体: [大][中][小]

    当2026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350万创下新高,与年龄上限放宽至38岁的新政形成奇妙呼应。一边是千万应届生涌向“独木桥”,302:1的最热岗位堪比“神仙打架”;一边是35岁以上职场人重拾考公梦,这场跨越代际的职业追逐,藏着当下就业市场的真实密码。

    考公热的持续升温,本质是不确定性时代的理性选择。202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1593万,近六成本科毕业生起薪不足6000元,而企业996工作制与35岁优化风险如影随形。对应届生小周而言,国考近七成岗位面向应届生的政策倾斜,是对抗“毕业即失业”焦虑的定心丸。这种选择背后,是公务员岗位“稳定二字值千金”的现实吸引力——完善的福利保障、可控的职业风险,让“铁饭碗”成为穿越周期的最优解。

    年龄放宽政策则为这场热潮注入了新变量。36岁的李琛在企业工作十几年后遭遇裁员,曾因年龄限制与国考无缘,如今新政让他重拾希望,尽管留给备考的时间仅有一个半月。这类职场“老兵”的加入,并非简单加剧竞争:他们带有的行业经验能缩短40%的培训周期,在能源、信息技术等专业岗位上更具优势,5年内离职率也远低于应届生。从“唯年龄论”到“能力优先”的转变,让公务员队伍得以吸纳更多元的人才。

    但热闹背后仍需冷观:此次国考招录3.81万人,较上年缩招4%,岗位减少与考生激增的反差,让“报考热岗位冷”的矛盾愈发凸显。培训机构连夜推出高价冲刺班,客单价上涨45%,更折射出部分考生的盲目跟风。其实考公并非唯一正途,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等新赛道已开出35万至80万的年薪,正渴求敢闯敢拼的人才。韩国公务员考试从火热到遇冷的轨迹也证明,经济回暖与产业升级终将引导人才分流。

    国考新政的价值,远超招录数字的变化。它打破了延续31年的年龄枷锁,倒逼全社会反思“35岁门槛”的合理性,为构建包容职场生态树立了风向标 。但真正的就业优化,既需要政策破除壁垒,更需要产业提供多元选择。

    对求职者而言,无论是应届生还是职场中年人,理性规划远比盲目跟风重要。若真心向往公共服务,可精准选择适配岗位;若热衷创新创造,新兴产业正虚位以待。毕竟,稳定或许能靠体制托底,但精彩人生终究要靠自身定义——这才是考公热与新政背后,最该被读懂的职业真谛。(吴桥县铁城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