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文苑感言详细内容
王满堆:“南泥湾”,军垦大运动的辉煌战果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王满堆  日期:10/28/2025 字体: [大][中][小]

    “南泥湾好地方  , 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这首脍炙人口的陕北民歌“南泥湾”,几十年来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对于它的历史背景有些人可能未必知晓。那我今天就简单的叙述一下。

    南泥湾位于陕西省,延安城东南约45公里处,是延安的南大门,也是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发生地。

    那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对敌后根据地反复“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又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边区物资极度匮乏,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八路军第120师三五九旅旅长王震,在1941春奉党中央命令,率领部队进驻荒无人烟、荆棘丛生的南泥湾,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部队“一把镢头一支枪”,开荒种地、纺线织布、饲养畜禽,并创办作坊、合作社,实现农业、工业、运输业、商业全面发展。

     到1944年共开荒26.1万亩,产粮3.7万石,养猪5,000多头,实现“耕一余一”,自给率达100%。从此,彻底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毛泽东还为三五九旅题词“发展经济先锋”,称王震“有创造精神”。

    三五九旅在垦荒过程中孕育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上下同心”的南泥湾精神,也成为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1943年,鲁迅艺术学院秧歌队赴南泥湾慰问,由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创作的歌曲《南泥湾》,经郭兰英演唱后传遍全国,使“陕北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又战斗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名扬天下。

    今日南泥湾已建成集革命纪念、参观学习、生态旅游于一体的4A级红色旅游景区,核心景点包括: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毛泽东视察旧居, 三五九旅旅部旧址,七一八、七一九团烈士纪念碑等。

    如今的南泥湾,千亩稻田连成片,一派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景象,成为传承红色基因与推动乡村振兴的典范。
       
    作者王满堆,山西晋城人,有作品发表在国内外多家报纸杂志上,出版有长篇小说《峥嵘岁月几多稠》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