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之中,基层干部虽身处平凡岗位,却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历史使命。近日,聚焦基层治理前沿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的讨论,为广大干部指明了奋进方向:要胸怀“小干部干大事业”的豪气,以实际行动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基层干部应着眼大局,站位要高。当下,我们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各种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推动产业升级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到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每一项事业都关乎全局。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在谋划工作时,不能局限于眼前的“责任田”,而应树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大格局,主动将本地本单位的工作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战略中去思考。比如,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干部不能仅盯着村里的农业生产,还要考虑如何对接市场需求、融入区域产业布局,借助电商平台、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如此,才能以局部之进服务全局之稳,实现点上突破、面上开花。
扎根基层,服务要实。基层工作琐碎繁杂,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小到邻里纠纷调解,大到民生政策落实,桩桩件件都连着万家灯火、系着民生冷暖。干部切不可因岗位平凡而轻视责任,更不能因事务繁杂而心生懈怠。相反,要真正“身入”基层、“心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来办。通过耐心倾听、积极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化解矛盾于萌芽状态,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在这个过程中,看似平凡的点滴付出,实则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能够赢得民心,为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提升能力,本领要硬。新征程上,新情况、新挑战不断涌现,对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本领恐慌”是干部成长必须跨越的关口,小干部欲担大任,不仅要有为民服务的热情,更需具备与之匹配的“硬功夫”和“真本事”。一方面,要立足本职岗位,沉心静气钻研业务,努力成为本领域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要培养跨界融合的思维,广泛学习经济、法律、科技等各方面知识,不断提升驾驭复杂局面、破解实际难题的综合能力。无论是运用大数据优化公共服务,还是借助法律手段解决社会矛盾,每一项专业能力的精进,都是干部应对挑战、开创事业的底气所在。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核心在精神状态。小干部欲成大事业,必须保持“闯”的锐气、“创”的活力、“干”的实效。勇于跳出“舒适区”,主动投身艰苦环境和矛盾集中的一线锻炼,敢于在改革攻坚的关键领域和环节挺身而出、担当尽责;永葆“对标先进、争创一流”的进取心,面对困难展现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马上就办”的效率、“钉钉子”的韧劲,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基层干部虽小,但舞台广阔;事业虽平凡,但意义重大。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广大基层干部应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以大格局、实服务、硬本领、好状态,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成就一番不平凡的大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