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文苑详细内容
肖东:美丽乡村入画来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肖东  日期:2022/1/9 字体: [大][中][小]

    距碧江区主城区二十公里不到,老麻塘村凭借四季独特容颜、和文化涵养,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后花园”,成了城里人乡村游的打卡胜地。她是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一个村子拥有三个“国字号招牌”,在碧江来讲并不多见,这不得不让人想走进她,感受她文明祥和的氛围、学习她群众共富的经验、触摸她四季变幻的精美景致。

    人之一生,往往会和一些地方结下不解之缘。就我而言,除了生我养我的沿河老家,就属工作之地老麻塘村了。之所以喜欢上这个地方,源于这里的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若你光临老麻塘村,不同的节气里可以感受不同的景致、不同的色调、不同的风情。春日里,鳞次栉比的万亩梯田,轮廓清晰、色彩明丽,犁田机运转轰鸣,恰是一副乡村春耕图;夏日里,生机盎然的村庄大地,稻浪翻滚、蛙鸣声声,富饶的美丽的田园映入眼帘;秋日里,富饶的土地稻谷成熟、鱼粮满仓,丰收的景象带你回味乡愁;冬日里,金丝黄菊与油菜花相继绽放,空气里交融着芳香,让你忘却烦烦恼。四季交替,这里都能带你进入美丽乡村画卷,洗涤工作的繁琐,感受乡村静谧美好。

    碧江区是贵州省铜仁市主城区,老麻糖村是碧江区东大门,与湖南凤凰县阿拉营、茶田两镇接壤,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度区域。对于“地无三尺平”的贵州整体地形地貌来讲,大自然像是格外恩宠老麻塘这方水土,这里平均海拔700米,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地形以丘陵为主,梯田层叠、埂回沟转,是种植大米、油菜的黄金区位,素有“铜仁粮仓”之称。种植的大米,食之松软香甜、清香嵌脾,在明朝嘉靖年间,是当时地方进贡朝廷首选,被人们称之为“白水贡米”。

    因特有的农业资源优势,自古以来,老麻塘村粮食年年丰产,村民温饱满足、村风文明,周边村落逐渐形成“有女要嫁老麻塘”的风气,老麻塘村名噪四方,成为村民口中称赞和向往之地。农业的发达,滋养了老麻塘村的悠久文化,复兴桥历经百年风雨,见证村庄交通发展的变迁;新岩垴屯兵见证了“粮仓之地”的富裕富足;南长城起点遗址诠释着这里地理区位的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发展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也持续拉大,老麻塘人为进一步改善家庭收入,这个有13个村民组近3500人的村子,伴随着“孔雀东南飞”的务工浪潮,壮劳动力几乎全员出动,到广东、浙江、江苏一带务工,村里良田逐渐荒芜,“铜仁粮仓”的美誉逐渐淡化,随之而来的还有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美丽村庄一度失去灵动的底色。

    农村务农比城市务工收入低,是农村人口外流的主要原因,人口外流是乡村败落的主要原因,这是一个连锁反应。要发展乡村,就要留住人,要留住人就要推动乡村全面发展,让农村成为人们干事创业、大有可为的舞台。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后,党中央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打响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

    党和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犹如缕缕春风,为老麻塘村带来了发展机遇。老麻塘村因农业闻名、因水稻而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老麻塘人决定擦亮“白水贡米”这张名片,让农业成为群众的致富新路子。如何提高农业附加值,提高“贡米”销售价格、拓宽市场销路成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政府通过健全统一供种、统一管护、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统一品牌“七统一”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有效激活村民种粮积极性,群众在种粮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步发展菊花、肉鸽养殖等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忙时耕作、闲时务工、年终享受集体经济分红,还可以照顾老人小孩,老麻塘村产业的壮大,正吸引大批游子返乡,就近、就地务工,共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庄。

    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离不开人才支撑。就农村来讲,一个村子没有一批先进典型示范带动,往往就会缺少发展的内生动力,就如一潭死水,波澜不惊、静止流淌。要发展、要壮大、要文明,就要整合人才资源、适岗匹配。

    在村党组织的组织号召下,这里农技专家的汗水挥洒在田间地头,浇灌了作物丰产;农村党员带头践行“门前三包”,带动了环境整治;乡村贤达参与制定并带头落实村规民约,推动了乡村治理有效;致富带头人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激活了村民要发展的内生动力。有了典型带动、示范引领,村民们抢抓脱贫攻坚带来的发展机遇,铆足干劲、苦干实干,千家万户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生态是贵州得天独厚的优势。著名文学家贾平凹先生在《说铜仁》里写到:“铜仁之所以为黔中独美,美在有梵净山的蕴蓄,美在有锦江水的茂润,活该是桃源的深处。”如果说,铜仁是桃园的深处,我想老麻塘村就应该是点缀在桃园深处的生态花园。一年四季,千姿百态,光临这里的游客总能在绿意葱茏的时光里,找到岁月留下的香醇。

    青山绿水是老麻塘村的底色,是大自然对这方土地的眷念。“既要温饱也要环保、既要生活也要生态”是一条底线,老麻塘村倡导群众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珍惜一花一木、一庭一院、一山一水。同时,村集体按照农旅一体化发展思路,拓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等功能,把田园风光、秀美乡村变成了聚宝盆,正在朝着旺在田园生产美、爽在花园生态美、福在家园生活美、乐在故园精神美的“四园四美”目标迈进。

    文化是一个村庄的灵魂,让一个地方灵动且平易近人。老麻塘村是文学巨匠沈从文的祖籍地,或许是因为文人风采的滋养,

    从进入村庄的那一刻,便能感受到浓浓的诗情画意,路边的楼房墙壁上画着许多的山水画,画间文字或村规民约、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衬托着乡间的野花,身心便得到舒缓,恰是一股乡风文明的微风拂面,让人亲和感十足。看,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花卉盛开、彩蝶飞舞;看,文化广场上精准投篮青年小伙,健步如飞、挥汗如雨;看,墙上张贴的村规民约海报,通俗易懂、直抵人心............。每一帧画卷,都充满着诗情画意、乡风文明,都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缩影。

    时代在变,老麻塘村也在变,老麻塘村人也在变。从人口的外出到回归,从土地荒芜到换发生机,从产业凋敝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每个变化,都离不开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共产党员的拼搏奋斗,离不开老麻塘村人的苦干实干。之后、未来,老麻塘村还会不断变化,除了美丽容颜,她还在不停的涵养性格、塑造意境,用独具特色的田园之美绘就一副乡村振兴画卷,等你来观光游览、写意人生。(作者是滑石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