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前沿党政人大详细内容
碧江区:“乡村治理提升行动”绘出村强民富 景美人和乡村画卷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肖 东  日期:2022/4/11 字体: [大][中][小]

    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近年来,碧江区始终把党管农村作为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的重大原则,大力实施乡村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坚持支部带村、民主管村、产业强村、文化兴村、生态美村、法治安村,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全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有效激发乡村社会活力,促进农村业兴、家富、人和、村美。

    坚持支部带村,夯实乡村治理基础

    碧江区大力实施“基层党建”提升年行动,以选优一个书记、建强一套班子、完善一套组织架构、谋划一个发展目标、选树一批典型引领、健全一套考核体系“六个一”为抓手,健全优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以过硬基层党组织推动村级治理能力不断提升。2021年底,该区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达100%,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38.6岁,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85%,村级战斗力显著提升。

    春天傍晚时分,滑石乡白水村劳模文化广场被太阳能灯光照的明晃晃,村民们正在健身娱乐、互话家常。看到这村民和乐的一幕,村党支部书记唐雄颇有感触的说道:“乡村治理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

    滑石乡白水村以建强村级党组织为重点,以村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组织建设,全面建立完善村委会、村监委、村团组织、村妇联组织、关工委、村集体经济组织、春晖社等村级组织治理架构,同步组建人民调解委员会、治安保卫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志愿者爱心协会等10个乡村治理组织,以专门组织机构管理乡村各领域事务,推动乡村治理制度化、标准化和精细化。

   “在完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的同时,我们以村民组为单位,成立功能性网格党小组,将村级优秀党员聘为党小组长和网格员,实时掌握村民生产生活情况,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唐雄介绍到。

    该村充分发挥功能性网格党小组作用,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机制,制定党员民主议事、责任落实、党性体检“三张清单”,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党员户挂牌、承诺践诺、设岗定责等活动,切实发挥好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推动治理和服务重心下沉。同时,聚焦乡村治理主题,通过到先进地区看、请专家进来讲,以学提能、以训促干,提升村级党员干部队伍抓落实能力水平。

    据了解,碧江区同步健全村党组织书记实绩考核体系,制定实绩考核管理台账,组织部门、民政部门每半年对村干部进行提级考核,考核结果纳入“责任落实”清单。同时,提升村“两委”干部待遇报酬,拿出部分事业单位岗位面向村干部招考,为村干部购买养老保险和人身意外险,通过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推动村干部队伍履职尽责,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村级干部队伍。

    坚持民主管村,抓实乡村治理重点

    碧江区把民主管村作为优化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按照“汇集民意、聚集民智、化解民忧、维护民利”原则,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推进村级民主管理,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村级治理水平。

    阳春三月,笔者驱车前往滑石乡老麻塘村看望包保联系的群众,在经过村民居住区时,一副挂着“老麻塘村村规民约‘十要十不要’”的广告墙映入眼帘,近处整洁卫生的村容村貌,远处花团锦簇的十里桃林,让人不禁停车驻足。

    看见笔者在村规民约广告墙前观望,村民龙大德走近和笔者交谈起来。“这‘十要十不要’内容是大伙自己定的,涵盖乡村发展各方面,既支持自主创业抓发展,又鞭策后进转作风,塑造了我们村勤劳致富、爱护环境、邻里和睦的好风气。”问及村规民约效用时龙大德说到。

    在制定村规民约过程中,滑石乡老麻塘村始终把民主放在首位,通过“村民共商起草、村委严审把关、村民代表表决”三个程序,组织乡贤人士、知识青年、群众代表成立起草小组,围绕乡村振兴内容,结合实际制定村规民约初稿,经村委会审核把关后,邀请法律顾问进行分析,再召开村民代表联席会审议,最后由村民大会进行表决通过。

    “通过群众自己参与定规,让村规民约不仅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更融进心里,推广起来更容易,村民执行起来更顺畅。”

    老麻塘村支部书记杨坤说。

    民主管村就是要让村民参与管村、治村,村里的事大家商量办。滑石乡老麻塘村坚持“有事好商量”的原则,成立村民议事会,对涉及全村公共事务类、经济发展类、公益事业类等重大村务,由村民会议共同商议决定,一起求出发展“最大公约数”。老麻塘村先后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村规民约示范村。

    据悉,碧江区还不断优化村务监督机制,大力推行“阳光村务”,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村务公开内容、形式、程序和时间,进一步提升了村级组织公信力,广聚民力、汇聚民智参与乡村治理。

    坚持产业强村,打牢乡村治理根基

    春耕时节,行走在碧江区的田间地头,到处发出翻耕机工作时的轰轰声响,稻田里、果园里、菜地里,在合作社就近务工的村民们正忙碌着,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副春耕生产图跃然纸上。

    该区始终把产业兴旺作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基础,依托农业园区、坝区特色优势资源,建设以油茶、食用菌产业为引领,以果蔬、生态畜牧、中药材产业为支撑,以白水贡米、珍珠花生产业为特色的乡村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以村强民富带动治理有效。

    人勤春来早,春播正当时。在和平乡龙鱼坝区蔬菜种植基地,自动化播种机正在流水线培育辣椒、番茄、西葫芦等10多种蔬菜苗,每天可以完成育苗50万株,在为区内蔬菜种植户提供早熟、优质的种苗外,更有效带动了村集体和村民就业增收。

   “和平乡是农业大乡,我们因地制宜发展果蔬、油茶、中药材等产业,调整优化坝区产业结构布局,大力发展村级实体经济,进而更好推动乡村治理。”和平乡党委书记陈根毅说。

    为发展壮大村级实体经济,和平乡从资金扶持、管理服务、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支持力度,鼓励村集体和有实力的返乡农民工、龙头企业到村流转土地,创办产业项目,实现村村有主导产业。同时,大力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优化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

    在和平乡遥山沟村油茶基地,万亩高产油茶林长势良好,绿意遍布山头,20余名工人正在茶林间管护茶树、套种中药材。由村党支部组织,全村523户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就地务工等方式入股油茶合作社,实现村民流转土地享租金、参与务工挣薪金、年终分红得股金,有效保证村民稳定可持续增收。

   “乡村产业发展起来了,大批外出务工的老百姓返乡创业、就业,既增加了群众收入,又解决了乡村‘留守问题’,更让村集体有钱开展乡村治理。”遥山沟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勇军说。

    村集体富起来后,遥山沟村进一步完善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农家书屋,大力开展捐资助学、奖先进扶弱小等活动,不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书写了文明幸福生活新篇章。

    坚持文化兴村,塑造乡村治理内涵

    近年来,碧江区积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健全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壮大文化队伍,抓实文化传承,深化文旅融合,用健康的乡村文化铸魂、化人,激发广大农民投身乡村振兴热潮。

    在滑石乡老麻塘村村规民约文化广场,光荣榜里展示着勤劳致富、遵纪守法、文明家庭等10类先进人物和先进家庭的事迹。村民李有国一家相亲相爱、互相扶持,通过勤劳致富,被评为“文明家庭”示范户,他们好家风、好作风被邻里所称道,影响着周围的人。

   “我们每年都会评选一批先进典型并表彰,用村民身边的榜样影响和引导大家,通过文明家风带动文明村风。”滑石乡老麻塘村党支部杨坤说。

    近年来,碧江区不断加强村级文化队伍建设,配强乡村“两级”文化工作者,建立乡村文化人才数据库,扶持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加强对乡村文化能人、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等培训辅导,提高其专业技能,加大文艺创作力度,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为歌颂美好新生活,川硐街道板栗园村万兆纯、陶翠菊夫妇自创自编自导《政府修桥谱诗篇》《脱贫攻坚暖山乡》《乡村振兴幸福来》等快板、金钱杆曲目,组建村级文艺队伍,用快板跳唱的形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惠民利民政策。

   “我们把村里面的文艺爱好者组织起来,成立快板队,年纪小的有50多岁,大的有70多岁,通过宣传乡村变化,让村民们感党恩、跟党走。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喜爱快板、金钱杆等曲艺,把它们传下去。”陶翠菊告诉笔者。为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快板队还将抵制相互攀比、杜绝铺张浪费、禁止违章搭建等内容纳入节目表演说唱中,通过寓教于乐,带动村民转变观念,凝聚文明生活共识。

    据了解,碧江区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统筹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等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升级打造乡村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乡村“两级”综合文化站,让村民有地方读书看报,有地方看戏听戏,不断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塑造文明乡风。

    坚持生态美村,厚植乡村治理底色

    近年来,碧江区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建立农村环境问题整改、复核、销号全链条闭环管理制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产业兴和生态美有机统一,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

    三月细雨初晴,笔者驱车前往六龙山乡看望老友,车子刚进入六龙山乡六龙山村,无边无际的竹海映入眼帘,盘旋逶迤在群山中。春风吹佛,空气里散发着林海的清香,沁人心脾、让人情不自禁吸一口微甜的空气,以静心养肺。

    六龙山乡六龙山村森林覆盖率98.6%,生长着13万余亩淡竹。竹子是大自然的恩赐,良好生态却是整治和保护的结果。该村始终以最严的举措保护生态,常态化组织开展山林巡查、

    防火演练、梳竹管护,加强对企业、农户生产生活监管,切实发现并整改问题。同时,充分利用良好的竹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竹林经济,制作竹子工艺品销售,打造避暑纳凉、徒步探险、摄影观景、拔笋体验好去处,13万亩竹海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钱袋子。

    乡村人居环境优不优,关系着村民的生活质量。碧江区扎实推进乡村生活垃圾治理,投资2.7亿元实施智能环卫物联网生活垃圾收转运系统项目,推动乡村生活垃圾治理智能化、绿色化、全民化、长效化。全区乡村生活垃圾智能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智慧环卫”覆盖全区808个自然村寨。

   “生活垃圾、白色垃圾、可回收垃圾要分类装好,不可回收的要统一堆放至垃圾收集点清运,可回收的拿到‘环保银行’兑换生活用品。”川硐街道板栗园村驻村第一书记何施雨正在向群众宣传垃圾处理方式,积极引导广大村民增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意识,养成低碳、环保、文明的生产生活习惯。

    为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板栗园村成立了环境整治工作队伍,以村级公益性岗位的形式,新增村寨保洁员20名、河道保洁员20名、民间义务监督员20名,定期开展村庄清洁保洁行动,实现农村公共区域清扫、清运保洁、环保处理全覆盖。

    目前,碧江区正在大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促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做好涉农废弃物回收处置。预计2025年,该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75%以上,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绿色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坚持平安护村,守牢乡村治理底线

    碧江区坚持把平安乡村建设作为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机制和“党小组+网格员+十联户”铁三角机制,加强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构建高效管用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问题解决在村、矛盾化解在村,非常切合的呈现了碧江区滑石乡滑石社区基层治理工作现状。该社区以居民组为单位划分治理网格并配备网格员,以“十户”为治理单元配备联户长,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有效推动矛盾和问题在乡村解决。

   “我们在安全生产排查整治、疫情防控、矛盾化解等方面,充分发挥联户长‘探头’作用,及时发现和化解问题,护航平安乡村建设。”滑石乡滑石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文介绍。

    同时,该社区积极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配齐专职、兼职、义务群防群治三支队伍,把乡贤、退休干部、致富带头人等群体聘任为人民调解员,参与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同步加强对人民调解员法律政策、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的主渠道作用。

    法治是乡村治理的有效手段。碧江区持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行动,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开展百名律师进干群连心室、千名政法干警进驻干群连心室等活动,着力提升村民法治思维,用法治手段解决村庄发展和治理中遇到的问题。

    “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不仅提高了村民法治意识,更为基层社会治理夯实了法治基础。”陈文说,通过法律明白人的培养,引导让广大村民踊跃学法、用法,以法治护航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碧江区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9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41个,培养“法律明白人”2500人,累计参与法治宣传1万余场次,化解矛盾纠纷0.5万余件,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已成为常态。(作者系碧江区滑石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