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看似是一种不争不抢的淡然心态,实则是用自暴自弃的方式来面对风险挑战的掩耳盗铃,是消极应对挑战者的自画像,是能力不足者的自我逃避,更是缺乏责任担当者的自欺欺人。而年轻干部正值朝气蓬勃、大有可为的年华,本应充满活力、干劲十足。然而,现实中也有个别年轻干部在履职尽责过程中,特别是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困难挑战时存在“摆烂”心态。
防范年轻干部工作中出现“摆烂”心态,要找准其背后的根源和症结。能否起而行之、勇挑重担,最能体现出一个干部的作风。强化政绩观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克服急功近利的短视心态,直面一线问题、倾听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关切,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多经历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多挑最重担子,锤炼担当实干的过硬作风,在“开新局”的历史节点上建功立业,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摆烂”心态的根源在于理想信念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滑坡。理想信念坚定,初心使命如磐,干事创业才能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更持久的精神动力。年轻干部要时刻保持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学会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不断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增定力,切实提高政治领悟力。进一步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切实把党中央精神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做到思想上重视、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有力。显担当,切实提高政治执行力。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时刻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
防止“摆烂”心态,最根本、最管用的是靠实践。把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最好课堂,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健全干部一线历练机制,有计划选派年轻干部到产业发展、应急处突、乡村振兴等艰苦复杂地方、吃劲负重岗位摔打历练。为年轻干部配备“成长导师”,有计划地出题目、压担子、传经验,帮助年轻干部快速转换角色,补强能力弱项、经验盲区,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在火热的实践中淬炼成才,从严加强年轻干部管理监督,用好“能下”这一利器,对工作“摆烂”干部坚决向“下”调整。同时也要体现组织关怀,在年轻干部遇到工作失误或挫折时,真诚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吸取教训、疏导心理,推动他们勇于纠偏纠错、不断改进提高。(作者单位:东光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