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宴场地设在垫桥村惠民楼,每桌上些家常菜,不放高档烟酒;请的客人不多,但是“甜蜜指数”爆表……近日,浙江慈溪市长河镇居民张女士通过微信,与记者分享了她的婚礼视频。2019年,长河镇统一“红白事”办理标准,11个建制村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引导村民共同议定酒宴规格、礼金数额、礼仪模式等。(10月26日《宁波晚报》)
眼下,各地大办“婚丧喜宴”的现象十分普遍,无论是青年男女结婚办红喜事,还是老人过世办丧白事,大家都要大摆宴席,少的七八桌,多的三五十桌,有的甚至多达上百桌。而且宴席的档次越来越高,不光城里人是这样,农村人也如此,宴席上好酒好烟好菜样样都有,不但铺张,而且浪费也相当严重。
就拿农村婚宴来说吧!眼下,随着农村人们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农村青年结婚举办婚宴的档次也在逐年提高。一些农村婚宴的酒席也像城里人的婚宴一样,大鱼大肉摆满桌,不但菜肴少则十来个,多则二三十个,而且烟酒的档次也越来越高。一些人为了死要面子,明明知道客人吃不了那么多的菜,也往往要“打肿脸充胖子”,倾其所有也要把婚宴办得体面些、铺张些。据了解,一个婚宴下来,往往要花掉数万元,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之多。一些人婚后不得不勒紧裤带过着清贫的生活,有的夫妻之间整天为了债务相互争吵、打架,有的甚至最后以离婚告终。可见,“婚丧喜宴”大操大办的奢侈之风实在是害人不浅呀!
据了解,各地“婚丧喜宴”铺张浪费现象的盛行,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奈。许多曾经大操大办过“婚丧喜宴”的人也直言,其实都是为了那点面子。他们也从内心里希望上级政府部门能出台相关的“办理标准”,管管“婚丧喜宴”铺张浪费的现象。尤其是那些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更是希望这种铺张浪费的现象能得到彻底的遏制,从而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更需要的地方。
因此,笔者以为,浙江慈溪市长河镇推出乡村“红白事办理标准”,这无疑是治理“婚丧喜宴”大操大办陋习的一个好范本。有了这么一个“办理标准”,就既能给“喜宴标准”设立一个“硬杠子”,又能使广大村民不失面子,切实减轻经济负担和压力。同时,这也是倡导移风易俗的一个好办法。笔者以为,这份乡村“红白事办理标准”,可谓是一种“多赢”之举,值得点赞,值得提倡,更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
期待各地有更多的地方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及时、尽快地推出当地的“红白事办理标准”,引导广大群众在操办“婚丧喜宴”中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从而让婚丧喜宴“移风易俗”真正走进更多群众的实际行动之中,使之成为一种共识,更成为一种常态。(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