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卫生人口详细内容
廖卫芳:医检“结果互认”应成医院共识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廖卫芳  日期:12/2/2023 字体: [大][中][小]

    前不久,来自陕西延安的冯琍到西安某知名三甲医院检查,通过做B超、抽血检查等方式被初步诊断为甲状腺癌,医生要求她做活检穿刺以便进一步确诊。考虑到北京的医疗水平更高,她立即带着检查单赶到北京某知名肿瘤医院就诊。肿瘤医院医生要求其再次做B超、抽血检查等,之后又做了活检穿刺,确诊为甲状腺癌。 “刚做完B超、抽血检查等没几天,为什么换一家医院就要重新来一遍?都是知名三甲医院,一些检验数据就不能通用吗?”冯琍说。(12月1日《法治日报》)

    大凡去过医院看过病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今天在这家医院看病,医生要让患者做一系列的B超、抽血、CT等医疗检查检验,明天去那家医院看病,医生也要让患者做同样一系列的B超、抽血、CT等医疗检查检验。这种“重复检医”不仅让患者多花钱,而且也让患者在时间上“耗不起”。有时候为了做一个CT,往往是“排队等候三小时,拍拍片子三分钟”, 这让很多患者苦不堪言。

    其实,对于一名患者而言,短时间内在不同医院看病,做出来的医疗检查检验结果往往并无多大差异。但在实际生活中,不同的医院,医生却要让患者做“同一件事”,那就是先做医检,再做诊断和治疗。这样做,对于医生来说,也许是一种看病流程。但对于患者而言,这就是一种浪费,既浪费了检验费,又浪费了时间,更浪费了医疗资源。

    这种“看病一次,重复医检一次”的就诊方式,无疑是一种看病“陈规陋习”,已饱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诟病。可以说,医检“结果互认”已成为广大患者的一种热切期盼。

    此前,国家卫健委等四部门曾联合印发了《办法》,明确推动医检“结果互认”,这不仅为患者节省了看病开支,而且也大大缓解了医院“看病难”的压力。同时,也推动医疗机构回归公益属性,让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可以说,医检“结果互认”既是一项惠民之举,更是广大患者的福音。

    但为何一些医院仍然热衷于“重复医检”呢?究其原因,是由于不同医院检验水平的差异性、医疗检查本身的特殊性、责任划分不明等原因,加上医检费用占医院收入比重较大,此举也容易受到医生的隐性抵制,导致部分医院对检查检验结果“不能认、不愿认、不敢认”。

    因此,笔者以为,要推动医检“结果互认”,还需完善互认标准,建立激励机制。只有让医院有“标”可依,对“标”医检,才能让医检“结果互认”成为广大医院的一种共识,真正实现医检“结果互认”,从而让医检“结果互认”惠及更多患者。(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