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廖卫芳:“低温不得洒水”应成为一项“硬规定”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廖卫芳  日期:12/7/2023 字体: [大][中][小]

    12月5日,河北保定一洒水车零下5度洒水路面结冰导致多人骑车摔倒,引发关注。对此,环保局回应称,正常会在中午洒,目前已和领导反应。(12月6日《潇湘晨报》)

    众所周知,洒水车上街洒水的主要目的是除尘,通过洒水可以将街道上的灰尘润湿,有效防止扬尘,从而减少城市空气的污染。

    但近年来,因洒水车低温洒水结冰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在各地也屡有发生。如2017年11月20日早晨,在郑州市中原西路中原大桥上,市政部门的洒水车经过后,路面上的积水冻结成一层薄薄的冰,接连有17辆小车没刹住,发生连环相撞。2017年12月2日上午,西安市莲湖区西二环开远门桥发生涉及38辆车的多起相撞事故,事故原因系有洒水车洒水导致路面结冰。2022年12月18日,河南信阳罗山县某路段早上-1℃晒水车还在进行晒水作业,导致路面结冰多人骑电动车摔倒。可见,在低温情况下洒水,极易因路面结冰而引发各类交通事故。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九条的规定,在公共道路上倾倒、遗撒妨碍通行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此,环卫部门在寒冷天气下洒水导致路面结冰,造成交通事故的,要对行人受伤或者财产损失的后果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行人和司机一旦因洒水车洒水造成路面结冰而导致事故的,往往都自认倒霉,责怪自己“不小心”,而没有和环卫部门“计较”。这无形之中,也有意无意地助长了环卫部门的“任性”洒水。

    其实,环卫部门在气温较低的寒冷冬季洒水,极易造成路面结冰,这是一个基本常识。但环卫部门为何仍然要“明知故犯”呢?笔者以为,这不仅是环卫部门管理粗放的一种体现,更是对行人和司机生命漠视的一种表现。倘若环卫部门能够对管理更周到、更精细一点,对生命更敬畏、更尊重一些,冬季洒水也许就会“更慎重一点”,行人和车辆因洒水而导致路面结冰的交通事故也就会大大减少。

    因此,笔者以为,“低温不得洒水”不妨成为一项“硬规定”,比如当室外温度低于0℃时停止城市道路冲刷、清洗,并确保道路路面不能有积水,这就可以避免道路因“洒水结冰”而酿成交通事故的发生。可以说,“低温不得洒水”,不仅是城市管理精细化的一种要求,更是对司机和行人生命的一种尊重和敬畏。

    期待通过“低温不得洒水”这一硬规定,能有效化解类似“洒水结冰致多人摔倒”事件的发生,从而确保广大司机和行人的出行安全。(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