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会议,对在全国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进行动员部署。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刘金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下更大气力纠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爱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政治高度出发,坚决防范和纠正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这包括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如教育、就业、医疗等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同时,还强调了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专项整治,以及推进扫黑除恶“打伞破网”的常态化机制化等。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群众身边的小微权力腐败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这种被称为“微腐败”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基层治理领域,涉及小微权力的滥用。虽然单个案件的涉案金额可能不大,但其对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幸福感产生的影响却十分深远。
“微腐败”通常表现为公职人员在民生领域的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行为。这些行为不仅直接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还侵蚀了党群关系和党的执政根基。由于其隐蔽性强,不易被发现,因此“微腐败”被视为一种长期性、潜伏性的腐败形式。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加强监督和问责,严厉查处“蝇贪蚁腐”行为,以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的数据来看,2023年1月至11月,中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6.7万起,批评教育和处理9.6万人。这些措施旨在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同时也教育警示了广大党员干部。
纠正小微权力腐败是中国近年来加强基层治理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举措。小微权力通常指基层政府、党组织和自治组织中相对较小的权力,虽然看似微小,但其实对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利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惩治腐败方面,党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原则,严厉查处发生在基层的“微腐败”行为,努力打造清正廉洁高效的政府,提高群众满意度。(作者单位:沧州市新华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