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刘思邈:干部下基层要带着心、系着情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刘思邈  日期:9/18/2024 字体: [大][中][小]

    基层工作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是国家治理的最前线,基层干部作为在一线阵地打拼的冲锋兵,要吹得响中国发展、乡村振兴的号角,铆足了劲向前冲锋,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伟业而拼搏,党员干部在下基层过程中要按照认清、了解、深入三个阶段将基层问题拿准吃透。

    干部要存着真心,认识基层。功高不该忠贞志,位尊难移公仆心。干部干部,实干为要,干事为先,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自身的定位,秉承着为人民服务、对党忠诚的初心不变面对着人民群众用真诚打开沟通的阀门,用实际行动认识基层的大大小小,从每家每户的柴米油盐到乡村的产业、农业、交通,将眼皮贴近地皮,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干部下基层,从存真心秉实意认识基层开始。

    干部要带着思考,了解基层。了解基层不是摆摆“花架子”,而是要带着思考,存着疑问真正走到基层,摸清实际情况,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吃准摸头事情的根本,才能做到药到病除,要做到走到哪想到哪,善于举一反三,把上级的决策部署同人民群众的宝贵经验相结合,使其真正的在基层发挥最大作用,将长期为解决的疑难杂症,攻坚克难,大胆探索,创新改革,虚心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将问题真正铲除。

    干部要负着责任,深入基层。肩负着责任,背负着使命,往最困难的地方去,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是党的优良传统,党员干部下基层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保持初心使命,利用现场办公、定期调研信访接待等多种创新改革举措将干部下基层从“被动”变为“主动”,从“问诊”到“坐诊”,秉承“绣花针”精神和“钉钉子”精神,着力解决群众意见大、困难多的问题,做基层人民群众的“老黄牛”。(作者单位:张村乡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