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农强则国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乡村发展的基石,8亿农民的勤奋耕耘、18亿亩耕地红线的不退让,让我国始终把饭碗牢牢的端在我们自己手里。基层干部作为乡村农业发展的指挥员、排头兵,更应当坚定信念,求真务实,用情扎根乡村,用心借好三农“春风”,让农村变美、农业变强、农民变富。
藏粮于地,为农业夯实基础。农业是农村的基础,耕地是农业必要的生产资料,发展大农业首先要从耕地入手,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在耕地数量上进行严格监督管控,对于乱占耕地、破坏基本农田,违建房屋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在耕地质量和生态上重点关注,加大力度,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耕地土壤改良、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施肥、修复农田等治理方案,加强耕地生态保护,防止出现农田“非粮化”现象。坚持“以补定占”,让耕地数量平衡,产量不减,质量优质。
藏粮于技,为农业插上翅膀。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创新多样化种植模式,让土地里刨出金蛋蛋。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提升农业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加大科研投入,支持种子改良优化,加强种子保护制度,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农业知识技能培训,让百姓从被动的会种地到科学有计划的巧种地,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农业现代化让农民成为田间秀才,让科技成为土地“好肥”。强农兴农,科技兴农,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现代化的农民在广袤的土地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大展宏图。
藏粮于人,为农村增添动力。人才是发展的中心力量,人才振兴是农业振兴的基础,加快壮大“新农人”的队伍力量,提升聚合力,优化扶持政策结构,为“新农人”返乡提供优质条件和基础设施环境,针对不同情况的“新农人”产生的需求进行针对化解决和专项化培训工作,为农业技术发展提供厚实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