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王晴:“加减乘除”为基层减负赋能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王晴  日期:3/3/2025 字体: [大][中][小]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抓好落实,重在基层。在干事创业的大潮中,基层干部是推动各项政策落实的关键力量。然而,长期以来,基层干部面临着报表繁多、微信工作群泛滥、形式主义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为基层干部减负赋能,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做“加法”,资源下沉,赋能基层。做好“加法”,通过统筹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部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这不仅要利用好数字技术,提高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还要防范“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确保基层干部能够真正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同时,对微信群、政务APP等考核方式进行规范,防止其成为形式主义的温床。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为基层干部“指尖”松绑,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

    做“减法”,挤水分、减负担。做好“减法”,通过精文简会、清理冗余微信工作群等方式,为基层干部减轻负担。严格控制年度发文数量和会议规模,确保文件和会议真正能够传达精神、部署工作。对于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等形式主义问题,坚决予以查处和曝光。同时,整合微信工作群,使其更加精准地服务于民生,让基层干部的手机“变轻”,服务触角更加精准。

    做“乘法”,激发干部内生动力。做好“乘法”,通过激发干部的内生动力,更好地服务群众。积极践行“群众有诉求,党员来帮忙,组织来解困”的服务宗旨,让基层干部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服务居民群众等具体事务中来。通过落实为基层减负的政策,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

    做“除法”,让干部轻装上阵。做好“除法”,通过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为基层干部创造更加宽松的工作环境。完善考核办法,减少考核频次,注重实际效果和群众评价。在督查检查考核中,坚持多看工作实绩、少看留痕资料,多听群众说、少听干部说,多到村调研、少在办公室指导。通过创新督查检查考核方式,确保考核结果科学准确,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减负最忌走过场、一阵风、花架子、假把式。健全好、落实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定能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为人民群众服务,让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获得更强劲动能。(作者单位:沧州市运河区小王庄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