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危害如蝼蚁溃堤,不容小觑。形式主义致使基层干部陷入文山会海、无尽台账之中,精力分散,难以聚焦核心任务;物力资源被浪费在装点门面、徒有其表的项目上,而真正关乎民生福祉、发展大局的资源需求却得不到满足。更为关键的是,形式主义使得基层工作空转严重,实际效果大打折扣,民众的合理诉求被搁置,发展机遇被错过。其本质是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背离,侵蚀着党群干群关系这一党的事业发展的基石。故而,整治形式主义,为负重前行的基层减负,既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燃眉之急,更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固本之策。
基层宛如连接政策与民众的 “神经末梢”。将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作为党的作风建设关键内容,与基层减负有机结合,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提出一系列切中要害的硬杠杠硬举措,精准施策、靶向治疗的组合拳接连打出,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形式主义事务中解脱出部分时间和精力,得以将更多心思投入到为老百姓服务的工作中,为民生改善、基层发展注入新活力。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历经岁月沉淀,非一朝一夕形成,从根子上为基层减负也绝非一蹴而就之事。病根未除、滋生土壤依旧存在,就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马不离鞍、缰不松手。要清醒地认识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如同 “牛皮癣”,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且善于变换花样,不断翻新形式。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在精文减会工作上玩起 “数字游戏”,表面上文件数量、会议次数减少了,但文件内容空洞无物、会议讨论无关紧要,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也仅仅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发挥监督、促进工作的作用;有的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事业观跑偏,为追求表面政绩,层层加码提出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使得基层干部为完成任务疲于奔命,却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还有的地方工作应用软件过多过杂,各类打卡、“留痕” 要求层出不穷,一些基层干部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各类应用软件、公号上操作,陷入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工作重心本末倒置。抓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始终保持对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练就 “火眼金睛”,既解决老问题,又能敏锐察觉新问题;既揪出显性问题,又深挖隐性问题;既处理表层次问题,又深入剖析、解决深层次问题,多管齐下,才能让减负成果真正惠及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让基层工作回归正轨,充满生机活力。
越是任务艰巨,越是面临严峻挑战,越要以过硬的作风作为坚强保障,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强化监督问责、树立正确导向等多种方式,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激励干部更好地担当作为、真抓实干,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作者:沧州市运河区小王庄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