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遵循的“六个坚持”的重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其中一条重大原则。基层是我们党工作的重心所在,也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拿出十足的劲头,积极投身基层一线服务人民的火热实践中,在基层沃土中夯实根基,扎根向下。
付出更多感情,以对群众真情换取群众真心。基层干部面对的是最朴素的老百姓,工作的重心就是解决群众“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急难愁盼的问题。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千家万户的诉求,只有强化宗旨意识,带着感情做工作,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对基层干部的期待与要求。背街里巷、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城乡社区都是基层干部的办公现场,基层干部身入基层,就是要用心用情解决民之所忧、民之所盼的实际问题,不能走时一溜烟,问题放一边,“走形”不“走心”,把现场变成“秀场”。带着感情做工作是用真心换真心、以真心赢民心,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摸清更多实情,以顺应民意赢得老百姓满意。基层工作没有规律可循,矛盾问题千头万绪,内因外因千变万化,只有摸清实情,才能办好事情。面对基层工作中的矛盾困难、群众的不同诉求、发展的瓶颈障碍,只有找到症结和“根子”,才能对症开方、精准发力。基层干部作为党和国家政策的“播种机”,要把为民政策为的什么、惠民政策惠在哪里讲清楚讲透彻,让群众从不解到理解,从看着干部干到跟着干部一起干,了解实情先要听到群众实话,关心民生先要关注百姓心声。基层干部不能被动等事上门,而要主动下沉一线,多讲群众“土话”、多看群众“脸色”、多在意群众“心思”,摸清基层的“弯弯坎坎”,与群众“打成一片”,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实现基层事、基层办。
办好更多事情,用成事的决心提振发展信心。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与百姓最亲,有问题找支部、有困难找干部,体现了对基层干部的信任,作为基层干部,要把群众的所急所需所盼作为工作重心,把百姓的“关键小事”当成“顶天大事”“自己家事”,以“时时放心不下”换取群众“事事放得下心”。基层治理的“拦路虎”“绊脚石”大多都绕不开历史“旧账”“欠账”,问题不解决,矛盾就不会消除,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就会打折扣。既要瞻“前”谋发展,也要顾“后”理“旧账”,让历史“欠账”成为历史、前人“旧账”不留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