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前沿司法动态详细内容
【我和绿色有个约定】法护黑土沃野 共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张馨月  日期:4/7/2025 字体: [大][中][小]

   “我是一抔黑土,沉睡在东北平原三亿年。人们叫我‘耕地中的大熊猫’,因为我用0.3米的腐殖层,托起中国粮食安全的脊梁。忽然有一天我被惊醒,盗采者的铁爪撕裂我的肌肤,10万余立方米草炭土在机器轰鸣中剥离母体,我无比害怕……直到一群身披法袍的守护者,与我许下绿色约定。”

    2024年,一起披着“合法开采”伪装的泥炭土盗采案公诉至通化铁路运输法院,在受理该案后,针对李某某等8人通过设立合法项目作掩护,实则实施系统性盗挖行为,承办法官从赃物堆放、资金流向、腐殖质含量等方面构建证据链,精准认定犯罪既遂。10万余立方米的泥炭、700余万元涉案金额背后,是相当于12个标准足球场面积的黑土层被破坏的生态灾难。

    审理期间,通化铁路运输法院与辉南县政法委、柳河县政法委、辉南县人民检察院、辉南县公安局、柳河县林业局、柳河县凉水河子林场召开听证会,就涉案泥炭的处理及所在地区生态修复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和研究,为审结后的回填提供了可行的建议和方案,判决生效后,通化铁路运输法院联合案涉泥炭土堆放地柳河县林业局、柳河凉水河子林场等部门,启动生态修复行动,开启了吉林省涉泥炭土立方米最多的一次回填工程,将10万余立方米的泥炭土进行回填,法院干警参与其中,全程监督泥炭土回填过程,确保回填工程不造成其他环境要素损害。回填完成后,柳河县林业局和柳河凉水河子林场将在修复地上进行补植复绿,种植水曲柳等珍贵树种,带来一片绿色的海洋。

    当春天的犁铧划过新生土地,司法守护已融入黑土的DNA:那些回填工程里埋设的法治芯片、水曲柳年轮中刻录的生态账本,正在构筑新时代的“耕地长城”。从三亿年地质沉淀到三载司法攻坚,这场人与土地的对话揭示永恒真理——守护黑土,就是现代法治存续的源泉。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