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网红在短视频平台称,胖东来以低成本从玉石获取暴利、“几百块的东西卖几千几万”,并公开贬低胖东来的产品质量。“五一”节期间,许昌市市场监管局魏都区分局对这一事件开展检查,未发现相关问题。如今,胖东来已起诉该网红诋毁、侵犯名誉权,法院已受理。
市场的运行离不开社会的监督,但抹黑诋毁企业形象,炮制虚假内容的行 为,严重损害市场健康发展,甚至触及到了法律底线,应坚决予以遏制和打击。
随着网络视频发展,各大短视频平台上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不良视频博主,在他们发布的视频内容中,有的刻意给餐饮食品“添加佐料”,证明该商家环境不卫生;有的故意人为损害购买的商品并配以虚假描述,证明其产品质量有缺陷;有的别有用心地拼接视频片段,证明企业服务态度恶劣……苦心孤诣抹黑企业商家的行为背后,是“引流出名”的虚荣心在作怪,更有甚者,是想以此作为要挟讹诈商家的“资本”,满足自己的“贪婪欲”。
网络上流传的虚假信息,一方面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网络视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一旦企业形象被抹黑,会给在短时间内给企业带来连锁性损失。另一方面,容易在社会上引发不良示范效应,网络平台受众多、用户广,假若某一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会在市面上引起越来越多的视频博主进行效仿,对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对此,作为网络视频用户的我们,应提高辨识度,不能人云亦云,以偏概全,管中窥豹,网络视频上的“眼见”也不一定为实;网络平台也要加强巡视监管,对在网络上引起不良示范效应的虚假信息、不良内容要及时封禁,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常态化净网整治活动,起到苗头治理的作用;最后,更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恶意“碰瓷”的惩治力度,增加随意造假的行为成本。
依法依规严厉打击造假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还大家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企业才会大胆干、放心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