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郭震霄:基层两委班子建设需打破“三短板”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郭震霄  日期:6/20/2025 字体: [大][中][小]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基层村“两委”班子作为乡村振兴的“一线指挥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关键纽带,更是乡村治理的核心力量。在乡村振兴实践中,部分农村地区村“两委”班子暴露出专业能力欠缺、创新思维不足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乡村振兴推进速度,制约农村发展活力,已然成为亟待攻克的难关。

    短板一:人员选拔任用机制不完善

    在村两委班子任用上,部分农村缺乏科学的人才储备机制,例如在换届选举时,因缺乏前瞻性的人才谋划,许多村庄难以挖掘到适配人才,以35岁以下党员后备力量储备为例,部分村呈现出人才清单空缺的尴尬局面,致使基层队伍缺乏新鲜血液与创新活力。此外,现有两委班子成员培训体系不健全,锻炼机会匮乏,导致岗位适应性不足,少数村存在干部工作较为单一,如村会计、仅精通本职工作,面对党建、信访等综合性事务时,往往手足无措,严重削弱了基层组织整体战斗力。

    短板二:激励考核机制不健全

    当前基层激励考核机制存在短板,例如在待遇方面,部分地区村干部月收入仅略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待遇标准与他们承担的政策宣传、纠纷调解、民生服务等繁重工作不相匹配;对于优秀村干部,给予其表彰多局限于荣誉证书,缺乏物质奖励和工作晋升激励,难以激发工作热情;在监督层面,监督主体单一,过度依赖上级部门定期检查,群众缺乏便捷的反馈渠道、担心遭到打击报复等原因,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不高;此外,容错机制不完善,部分地区对干部失误实行“一棍子打死”式问责,“多干多错、少干少错”的消极思想滋生,抑制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短板三:外部环境影响和思想观念滞后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人才流失严重,两委班子成员的选拔范围受到限制。与此同时,部分村干部的价值观念发生扭曲,过于追求个人经济利益,忽视了公共服务职责。此外,部分村两委干部虽然有着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儿的初心,但有因为怕得罪人不敢推动工作的现象。有的村两委班子只是一心求稳,不敢打破原有的产业格局,不敢主动转型升级,谋求新发展。

     破解基层村“两委”班子发展困境,需多管齐下。要优化选拔任用,吸引高校毕业生、乡贤返乡,加强分层培训;要健全激励考核,提升待遇、拓宽晋升,搭建群众监督平台,落实容错纠错。同时,要以政策引才回流,强化思想教育筑牢为民初心。唯有如此,方能夯实基层组织根基,激发基层发展活力,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