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的决策部署,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坚决遏制乱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今年上半年,全国多个省市陆续出台开展涉企检查专项行动计划,对经验做法总结推广、用典型案例示范引领。开展涉企检查专项行动计划,是规范行政执法人员涉企检查行为的良好契机,是优化良好营商环境的坚硬举措,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庄严承诺。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全国50%税收、60%GDP、70%技术创新,80%的就业,嫣然成为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积累的重要力量,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我国行政执法涉及检查领域还存在的不少问题,一是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现象仍然存在,二是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时有行为,三是在自由裁量基准一致方面仍存在短板。这些不合理不合法的涉企行政检查行为背后,反映的是行政执法工作的体系制度尚待完善,人员素质有待提升,执法标准仍需统一。
不当涉企行政检查行为,一方面会加重企业负担,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活动,另一方面,也是对行政执法资源的严重浪费。长此以往,会严重损害市场秩序,严重阻碍企业发展,让企业对政府管理工作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深入推进涉企检查专项整治落实落地,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行政执法部门要开专题会议,设行动专班,将上级涉及行政检查行动精神传达到位。二是要做好统筹协调,形成行政执法部门、市场管理部门、纪委监察部门等多部门联动布局,各地区也要相互学习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形成各区域协同格局。三是要做到举一反三,以此次涉企行动检查为契机,多点切入,全面自查政府涉企管理活动,进一步优化企业管理形态。
落实涉企检查专项整治行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才能激活企业发展活力,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让企业变涉企检查不满的“问号”为对企服务满意的“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