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为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准则和有力的制度保障,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意义深远。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深入领会《规定》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廉洁履职的基本要求和行为边界,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真正练好廉洁内功。
打铁还需自身硬。尤其是广大基层干部,既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是贪腐的“重灾区”,蝇贪蚁腐直接侵害群众利益,是作风整治的重中之重。行百里者半九十。基层干部要保持廉洁定力,随时保持清醒头脑,勤练廉洁“内功”,永葆清廉本色。
理论学习补钙。对广大共产党人来讲,党的理论是精神之钙,一旦缺失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丧失理想信念,逾越法纪、道德底线,与平时疏于理论学习有直接关系。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将党纪党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经常学习,深入体会,提升思想认知,保持一身正气。
廉洁教育正形。入党的时间长了,遇到的诱惑多了,尤其是一些干部自认为年龄偏大,失去了晋升机会,就会消极堕落,企图在金钱、享乐等方面打主意,陷入腐败的深渊。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要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到廉洁教育基地参观,多举办廉政课堂,对重点的敏感领域干部多谈心谈话,帮助算清违纪的成本账,引导干部发自内心远离贪腐,净化自己的朋友圈,守住底线不动摇。
从严管理纠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干部的管理,严管才是厚爱,绝不能用信任代替监督,尤其要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待干部身上的小问题,绝不能视而不见,怕得罪人,不敢揭露其问题,只会令问题越来越大,造成更严重的影响。要坚持“小题大做”,落实好“一岗双责”,及时对干部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进行纠正,才能避免干部犯大错。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把干部打造成金刚不坏之身,就要注重平时严管,该较真的较真,营造风清正气,才能让干部养成好习惯,形成好作风。(作者:四川绵阳市盐亭县自然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