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热点评说详细内容
叶金福:不制造“考前焦虑”是最好的“减压剂”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叶金福  日期:5/20/2025 字体: [大][中][小]

    随着中高考日益临近,考生及家长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为帮助他们以更好的状态迎接考试,江苏省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继去年中高考期间开设夜门诊服务后,今年5月16日起,再次暖心推出中高考心理夜门诊,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专业、便捷的心理健康服务。(5月20日《江海晚报》)

    眼下,2025年中高考已进入倒计时,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纷纷开始全家“总动员”,让孩子进入一级备考的紧张状态之中。笔者以为,父母人为制造“赶考”气氛,无疑会增加孩子的“考前焦虑”。

    以高考为例。在当前就业难、择业难的大背景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考上一个好大学,选择一个好专业,这对将来工作就业安排大有好处。就此而言,父母重视孩子高考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笔者以为,父母万万不可给孩子制造“考前焦虑”。

    其实,适度的压力确实能够产生巨大的动力,但压力过大就会严重影响孩子内在的应考能力和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本来,孩子在考试前就承受着诸多方面的压力,如果父母再施加更大的压力,孩子一旦承受不了,就会产生恐惧、害怕、焦虑心理,甚至会出现精神过分紧张、记忆力下降、茶饭不思、心烦意乱、睡眠不好等现象,这反而不利于考试的临场发挥。

    按说,父母适度给孩子制造一点“赶考”气氛,这也无可厚非。但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却过度制造“考前焦虑”,不仅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据报道,每年各地都有不少孩子因考前焦虑过度,而导致临考时突然病倒影响考试或发挥失常。

    因此,笔者以为,父母切莫给孩子制造“考前焦虑”。一方面,父母一定得注意方法分寸,头脑要冷静,宜保持平和心态。特别是临近考试前要注意给孩子减压。多鼓励孩子树立信心,思想放松,克服恐惧、焦虑心理。另一方面,父母要学会自己心里紧张不外露,表面上要和平常一样,不去人为地制造“考前焦虑”,要让孩子感到宽松氛围,轻装上阵,愉快地走进考场,潜能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考出优异成绩。

    不制造“考前焦虑”是最好的“减压剂”。笔者衷心希望我们的父母能够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中高考,想方设法成为孩子考前焦虑的“化解者”,切莫成为孩子考前焦虑的“制造者”。如此,才能让孩子保持一个良好的应考心态,考出自己最满意、最理想的成绩。(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