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热点评说详细内容
叶金福:“时间银行”是互助养老的有益尝试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叶金福  日期:5/24/2025 字体: [大][中][小]

    最近,一种“低龄存时间、高龄取服务”的新型互助养老模式——“时间银行”, 开始在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街道进行实践探索,旨在让“老有所为”赋能“老有所养”,为社区互助养老探索新路径。(5月23日《宁夏日报》)

    “时间银行”是指由身体较健康的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将服务时间储存起来,等到自己年老时取出,再由低龄老人为自己提供志愿服务的一种互助养老模式。

    眼下,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自然成了一个现实问题。可喜的是,眼下已有不少地方尝试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这无疑是一个创新之举,值得借鉴和推广。

    像那些刚刚退休的低龄老人,他们退休后可能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生活,加之孩子都忙于工作,因而整天在家孤零零的,感到失落、抑郁。而让他们去帮助和服务比他们年龄更大的老人,既可以发挥余热,又可以缓解郁闷的心情,还能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方式把养老服务预先存起来,可以等到自己年老的时候再兑换回服务。

    而对于高龄老人来说,有一群比他们年纪稍小点的低龄老人陪在身边,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晚年生活的幸福和满足,显然是一种最好的关爱。

    希望有更多的低龄老人能加入到“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这支队伍当中来,从而既让更多的高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享晚年,又让更多的低龄老人能从“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中拥有存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然,要让“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得到更多低龄老人的接受,还需把好“兑现关”。相关职能部门不妨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打造“时间银行”信息管理平台,实现需求发布、服务供给、服务评价、时间储蓄与兑换、实时查询、监督管理等功能,并做到及早部署规划,适时增设公立养老机构,保障低龄老人今后在兑现养老服务时,能够顺利度过“兑现关”。如此,“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才能走得好、走得远。(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