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外卖时筛选有堂食店铺的商家,已成为不少顾客的常规操作。消费者对于菜品是否为预制菜、厨房环境卫生和人员操作是否规范等问题愈来愈关心,更加注重后厨透明化。为打消顾客疑虑,部分餐饮商户开始“后厨直播”,顾客可通过商家在后厨安装的摄像头,全程实时看到备菜、炒菜、出餐等操作过程。(5月21日《宁波日报》)
近年来,我国外卖产业蓬勃发展,体量陡增。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已达5.92亿,外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为确保外卖食品安全,很多外卖商家除了采用“食安封签”的方式保证餐品安全外,也纷纷开始推行“后厨直播”。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些外卖餐饮商家虽然开通了“后厨直播”,却并没有把“阳光厨房”这条线“接通”,致使不少外卖“后厨直播”成了一种摆设。比如:有的商户未开通“阳光厨房”直播功能;有的商户即使开通了,但视频画面无法连接;更有少数商户摄像头画面模糊,或未对准后厨操作区域。这说明,“后厨直播”也存有监管漏洞。
因此,笔者以为,守护外卖食品安全不能止于“后厨直播”,功夫更应在“厨外”。
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完善“监管机制”。首先,要加大对外卖商家的监管和惩处力度。一旦发现“黑外卖”或不符合卫生条件的外卖商家,要坚决整改、取缔,并下架其在网络上的商铺,推行外卖行业“一票否决”制度。其次,要明确第三方订餐平台的主体责任。第三方订餐平台负有对入网餐饮单位的审查权,必须严格履行好第一道准入把关的审查义务。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必要时可与平台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其三,要推动监管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市场监督管理局要建立网络订餐数据分析监管系统,对网络订餐数据实时抓取、分析,有效推动监管精确性和靶向性。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加强“双教育”。食安委、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既要加强对外卖小哥的诚信教育,又要加强对外卖小哥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双教育”防止外卖食品在运输途中被偷食、被加料等情况的发生,从而确保外卖食品在每个环节都有安全保障。之前曾有报道,一外卖小哥在电梯里往外卖餐盒里“撒尿”就是一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相信,只要监管部门从完善监管机制和加强“双教育”入手,再辅以“后厨直播”,做到“厨里厨外”共同守护,就一定能确保外卖食品的安全,守护好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