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西辟谣平台将“落马官员家中发现大量金砖”列为不实消息,让人感慨良多。(澎湃新闻)
谣言的传播不仅扰乱社会秩序,更损害政府公信力,而谣言治理关键在于治本,即重建人民对政府的公信力。谣言的广泛传播,反映出公众对权力监督的敏感与期待。一些不实信息往往借公众对腐败现象的关注迅速扩散,这说明公众渴望了解权力运行的真实情况。若政府信息不够公开透明,就容易给谣言滋生提供土壤。若官方能更及时、全面地公布反腐工作进展与成果,或许谣言的影响会小得多。重建人民公信力,信息公开透明是关键。政府应主动公开反腐案件的调查过程、处理结果等信息,让公众清楚了解权力是如何被监督和制约的。比如,在官员落马案件中,详细公布其违纪违法行为、涉案金额来源及处理依据,增强公众对反腐工作的信任。还要畅通公众监督渠道,鼓励公众参与权力监督,对公众的举报和质疑及时回应,让公众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被重视。另外,加强法治建设也必不可少。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造谣传谣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震慑。加强对公众的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辨别谣言的能力,让公众自觉抵制谣言。
重建人民公信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持续努力。只有以信息公开透明为基石,以法治建设为保障,才能真正消除谣言滋生的土壤,让公众再次对政府充满信任,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原文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85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