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椅子挺方便的,放下来能坐着歇脚,用完了立起来也不占地方。”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乡宏大家园和赛特宿舍两个老旧小区的楼道里增设了44套爱心座椅和扶手,让老年人上下楼不再犯难。(5月24日《北京晚报》)
眼下,在各地城市的许多老旧住宅小区里,一些高楼里都没有电梯,而且增设电梯的成本又高,因而许多住户,包括老年人,每天上下楼道只得靠双脚。这对于年轻人来说,上下楼道似乎没有多大影响,但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们而言,上下楼道就不是一般的辛苦了。尤其是居住在六七层的老年人,上一趟楼道往往都要在中途歇上好几回。有时候,爬得气喘吁吁不说,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老人,往往因为爬楼道太吃力而极易突发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爬楼道,真的是一道不小的难题。
笔者以为,北京市朝阳区的两个小区增设“楼道折叠椅”,无疑也是一种关爱老人。在楼道上设立几条可折叠的椅子,花费不多,但却帮了许多老年人一个大忙,让爬楼辛苦的老人们可以在途中坐一坐,缓一缓,歇口气。可以说,这些楼道“折叠椅”也是爱心椅,不但让老年人上下楼道有了一个歇脚的地方坐坐,而且也是对老年人关爱的一种体现。
其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老年人需要帮助和关爱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在街道两边的人行道、公园、商场、医院等地方,都可以设一些休闲座椅,让散步、购物、就医的老人们,随时都可以坐下来歇歇脚,缓口气。这些座椅其实花钱不多,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却能从中切身感受到关爱和温暖,这才是最重要的。
期待各地政府部门,包括社区、物业不妨学习和借鉴设立“楼道折叠椅”的好做法,把对老年人的关爱更多地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当然,“楼道 折叠椅”受到老年人的欢迎,也显得加装电梯的急迫性。如果我们的相关部门能想老年人所想,急老年人所急,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上下楼道的难题。如此,也就无需在楼道上增设“折叠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