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陈泽林:青春向廉行;以八项规定之光照亮年轻干部成长之路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陈泽林  日期:5/27/2025 字体: [大][中][小]

    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破题之笔,是重塑党的作风形象的“第一手术刀”。对于年轻干部而言,八项规定不仅是必须严守的纪律红线,更是成长成才的“导航仪”与“防腐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自觉涵养浩然正气,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年轻干部须以八项规定为镜,正作风、强本领、守初心,让青春在严实作风中绽放绚丽光彩。
 
    一、以“思想破冰”为先导,筑牢作风建设的“压舱石”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年轻干部学历高、视野宽,但部分人存在“作风建设与己无关”的认知偏差,或认为八项规定“事小”,或把纪律要求当作“约束”。从近年查处的案例看,少数年轻干部初入职场便沾染吃喝送礼、铺张浪费等不良习气,甚至走上违纪违法道路,根源在于思想“总开关”松动。年轻干部要把学习八项规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深刻认识到“小节不拘”必“大节失守”,从思想深处破除“官本位”思想,摒弃“躺平”“摆烂”心态,树立“作风建设无小事”的意识。例如,在基层调研中,主动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用“沾泥土”“带露珠”的调研掌握真实情况,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
 
    二、以“细照笃行”为准则,锤炼求真务实的“真功夫”
 
    八项规定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年轻干部的作风成色在于细节。在服务群众中,是“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还是“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在落实政策时,是搞“花架子”“形象工程”,还是出实招、求实效。这些细节检验着作风的纯度。年轻干部要从办公用房、公务接待等“小事”严起,从精简文件会议、规范政商交往等“细处”抓起,坚决杜绝“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表格中的落实”。如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不盲目跟风“造景”,而是深入调研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在应急处突中,不搞“作秀式”抢险,而是冲在一线、干在实处,用“硬作风”啃“硬骨头”。唯有把八项规定要求落细落小,才能在“千磨万击”中练就“真金不怕火炼”的硬脊梁。
 
    三、以“守正创新”为动能,激活作风建设的“年轻态”
 
    时代在变,作风建设的内涵与形式也需与时俱进。年轻干部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可成为八项规定精神的“创造性执行者”。一方面,要善于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作风建设效能,如通过“政务APP”实时公示惠民资金发放情况,用“大数据”监督杜绝“微腐败”;利用短视频平台制作“廉政微课堂”,以“网言网语”传递清风正气。另一方面,要警惕“隐形变异”问题,对“电子红包”“快递送礼”等新型腐败保持高度警惕,在社交媒体交往中坚守纪律底线。正如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年轻干部创新推出“一窗通办”“智能审批”等服务模式,既提升效率又压缩“寻租”空间,实现作风建设与业务提升的“双向赋能”。
 
    四、以“长效机制”为保障,系紧监督管理的“安全带”

    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既需自律,也离不开他律。各级党组织要把八项规定纳入年轻干部培训“必修课”,通过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廉政导师结对等方式,引导扣好“第一粒扣子”。建立“八小时内外”全链条监督机制,对苗头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防止“小错”酿成“大祸”。同时,完善激励机制,为敢于担当、作风过硬的年轻干部搭建平台,让“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者受褒奖、有舞台。年轻干部自身要主动投身主题教育、实践锻炼,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检验作风成色,在群众“急难愁盼”中体现担当作为。

   “青年者,国家之魂。”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已逾十年,新时代的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肩负“强国一代”的历史使命。唯有把八项规定刻进心里、融入行动,以“严”的基调修身律己,以“实”的作风干事创业,才能在复杂环境中站稳脚跟,在诱惑考验前筑牢防线,让青春真正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硬核力量”。这既是对组织的承诺,更是对时代的答卷。(作者单位:石家庄市新乐市木村乡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